朱元璋說出了俘虜的處置方案。
十萬北元軍民,分出5萬在北地修長城、養馬匹。
5萬人分屬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等九大塞王。
其余5萬人組成10個役營,分別負責挖礦、屯田、墾荒、修路、河務、清淤疏浚等諸多事宜。
北元的王公貴族、公主后妃都安置到應天府。
想進朝廷的,按他們在元朝時的級別予以安排。
對于公主和后妃,引導他們與漢人通婚。
所有寺院和道觀均不可接納她們。
「老朱還是厲害呀。」
「老朱分明是早有定計。」
「老朱的分配科學合理!役營,就是早期的國家工程隊呀。」
「不讓公主和后妃去寺院和道觀,意味著她們要想生存,就必須與漢人通婚!」
「本以為老朱是個守舊之人,哪知道也如此開明、開通、開放!」
得到朱允熥內心深處的贊同,朱元璋心里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因為他開始傾向于朱允炆的處置方案。
正是朱允熥的心聲,讓他選擇了最優解。
禮部尚書的處理方案太過書生氣、過于理想化。
黃子澄的處理方案太過偏激、過于血腥。
朱允炆的處理方案倒是中規中矩,很是合理。
但與朱允熥的一比較,就不夠看了呀。
看看朱允熥的方案,有歷史依據,有現狀分析。
最根本的是,他是從國家發展的角度出發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他說“能讓老百姓少受多少苦”,讓自己的內心深受觸動!
朱元璋種過地、化過緣、要過飯,老百姓的苦他都嘗遍了。
對于老百姓特別農民有著深深的同情。
沒想到自己這個皇孫,居然能想到讓老百姓少受點苦!
朱允熥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下過田地,他居然能想到老百姓。
實屬難能可貴!
朱元璋的處理方案,明顯沒有采取禮部尚書、黃子澄和朱允炆中的任何一個。
不放歸任何一個!
不殺掉任何一個!
但這個方案卻是對大明最有利的方案!
是一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這樣的安置,對于俘虜來講,非常仁慈!
對于大明的長遠發展來講,十分有利!
所有人都在奇怪,朱元璋一向是鐵血無情、嗜血愛殺之人!
僅僅胡惟庸一案,就殺掉了三萬多人!
伏尸千里,血流成河,他眼都不眨一下。
但此時,卻偏偏放過了宿敵!
不得不說,作為帝王,他不再是一個將軍,他要胸懷天下!
黃子澄很是沮喪,他又一次猜錯了陛下的心思。
朱允炆更是臉色鐵青,很明顯,剛才皇爺爺的那句表揚不是給他的!
因為,陛下并未采納他的意見。
哪怕一丁點兒都沒有!
怎么可能受到表揚?
但是,在處理俘虜的問題上,朱允熥一直沒有說話。
那,皇爺爺剛才那句表揚,是對誰呢?
朱允炆迷惑了。
朝會結束了,常升一路上囂張地哈哈大笑。
今天受封的,不是自己的親戚,就是自己的好友,更有自己的親外甥!
受封吳王,無比尊貴!
更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是,受封吳王,還不用就藩,就留在京城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