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月亮已經躲進了大片烏云之中。
天地間馬上暗了下來。
敵軍的營帳忽然沒有了火光!
所有的火堆在一剎那間熄滅!
朱允熥將微型望遠鏡收回到系統空間。
默默嘆了一口氣。
「原來是他!難怪!李景隆遇到此人,怎么會不吃大虧?」
「不過,歷史真的亂了呀。」
朱元璋看到敵營的火堆突然之間就滅了,暗自詫異。
很明顯,窩寇幾乎是同時采取行動,用土壓住了火堆。
好強的紀律性!
據奏報,窩寇都是一小股一小股地集結,等同于流寇,根本談不上紀律性。
這200多名窩人,行動居然如此一致!
不可小視!
不過,三孫說李景隆要吃大虧,似乎是有些過于夸大窩寇的戰斗力了!
三孫好像對李景隆沒什么好印象。
李景隆的軍事指揮當然不如他爹李文忠,但也不至于如此不濟。
歷史亂了?有什么不對么?
朱元璋正在想呢,前面異變頓生!
沖在最前的李景隆忽然從馬頭上飛了出去,如同斷線的風箏一般!
后面的一排騎兵也是如此,一頭栽了出去。
馬匹紛紛撲倒在地,馬嘶人叫,四處亂竄。
怒罵聲、嚎叫聲不絕于耳,戰場頓時亂成一片。
后面的騎兵也不知道控制,也是一頭撞了上去。
「李景隆的戰法倒也也沒有多少可批評之處。」
「他把最精銳的騎兵擺在最前!」
「第一波沖擊最為重要!」
「如果把弱的擺在最前,一觸即潰,反過來會對后面的精兵造成沖擊。」
「但是,現在是晚上,你的前面難道不應該擺一些弱的嗎?」
「大晚上的,前面情況不明,難道不應該讓弱的去探探路、蹚蹚雷?」
「就不能靈活一點嗎?」
三孫的心聲,讓朱元璋深為贊同。
李景隆學了不少兵法,掌握不少戰法,但在靈活性上還是差了一點。
不過,三孫能有如此見解,很是難得。
換作其他將軍,也不會先派一隊弱兵前去探路的。
畢竟一千騎兵,對二百步兵,根本用不著這么小心謹慎的。
哪知道窩寇如此狡猾?!
一千人,一千人算什么?
朱元璋打過的仗,幾十萬對幾十萬,那是多大的陣仗?
聽著外面的嚎叫,朱元璋不為所動。
騎兵從馬上掉下來,哪怕是爬過去,也能把200名窩寇給剁碎了!
「牛批了,攔住騎兵,不止有拒馬!」
「拒馬容易被人發現。」
「居然用鐵絲籠子扎成兩道網!縫隙太大,夜晚根本看不清楚。」
朱元璋仔細看了看,什么也看不到!
三孫朱允熥究竟是怎么看到的?
難道雙手握成筒狀就能看得更清?
朱元璋學著剛才朱允熥的方法觀察,反而是更模糊了!
摔倒的騎兵們爬起來,搬開了地上的鐵籠子。
李景隆重新整隊,所有的騎兵當成步兵使用,拎刀向敵營撲過去。
「李景隆倒是學乖了,這次拖在了最后。」
「剛才是想讓陛下看到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的形象!」
「李景隆,要和老朋友見面了!」
李景隆和老朋友見面?
朱元璋心里一緊,窩寇里有李景隆的老朋友?
難道,里應外合的,居然是李景隆?
難怪,李景隆要提前來到杭州!
敢情他是來提前和窩寇的老朋友聯絡的!
李景隆居然說是派人誘敵!
這哪里是誘敵,這是引狼入室!
不對,不對!
如果窩寇當中有李景隆的老朋友,為什么還設置了鐵籠子,把李景隆搞得人仰馬翻?
可能,三孫口中所說的老朋友是反話!
實際上,是老對手!
也不對呀,李景隆提前到這里幾天,就和窩寇干了好幾仗?
朱元璋的腦子轉了好幾圈,李景隆、許文澤帶兵殺入了敵軍營地。
忽然,李景隆赫然發現,營地中,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