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社會上面傳遞出來的信息,要比沈河想象中的還要悲觀很多。
面對強大的外星敵人,迷惘似乎成為了社會主流,沉重的悲觀氛圍正在緩緩形成,雖然其中不乏有保留樂觀的,但無論如何,驟然變化的實力地位,都讓大部分的人感到不適應,感到壓抑。
能夠諸事順心的人,誰愿意用阿Q精神鼓勵自己?
不過,社會的結構,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免疫體系”,如果任由人們悲觀下去,也無濟于事。
于是,政府的力量很快插手了。
領導人演講,社會宣傳,名人表態,用文字和語言的力量拉起士氣,帶動氛圍。
信息時代終究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僅僅兩天時間,整個社會的狀態就截然不同。
沉重的危機感,導致人們開始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一些平時忽視,但能夠給予心靈力量和支撐的美好東西。
當然,與此相對的,還有極度悲觀,愈發瘋狂的犯罪分子。
從迦勒底進行公告之后,守護者們的工作量驟然加重,而全世界多個地方都發生了暴力事件,一些瘋狂的人們認為世界末日即將到來,開始輕視自己的生命,并追求刺激。
沈河對這一切,只是冷眼旁觀。
社會高層的人們,通常會隱瞞信息,是有一定的理由。
作為構架整個社會基礎的低層人們,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是以穩定為主,所以他們有的時候并不需要知道太多,即便知道了也無力改變什么。
像迦勒底這樣,完全不講道理的公開一切信息,大概這個世界的當權者們也是第一次遇見。
不過,沈河原本就不是所謂的高層人士。
而且他有自己的計劃。
到了第三天,科爾森發來信息,他已經確定了克里人遺跡的位置。
一切正如沈河所預料的那樣,在找到了模型的情況下,要找到克里人遺跡并不算難。
“把遺跡的位置公布出去。”沈河吩咐道。
“可是長官,這個遺跡很危險。”科爾森說道,“我們已經有三位特工陷入里面,生死不知。”
“當然是把危險程度也一并公布出去。”沈河很清楚這個遺跡的危險,“然后以迦勒底的名義圈住那里,不要讓任何人靠近,我會派遣兩位從者過來。”
“明白了。”科爾森接受命令。
他已經大致猜到了沈河的想法,從沈河選擇公開神盾局的實驗室,他就大致猜到了。
這個遺跡,不過是確定克里人存在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說,是給予人們最大壓力的最終一擊。
外星人的遺跡,就在眼前。
在科爾森進行準備的同時,沈河也已經讓一方通行和御坂美琴·alter從公司出發。
然后讓賽米拉米斯開始建造天空花園。
三天的倒計時開始。
迦勒底挖掘出外星人遺跡這一信息,不同于前幾天的公告。
這一次是從普通人到富豪,到當權者,可以說整個人類文明的金字塔全部集中視線開始關注那里。
僅僅是一具尸體,就可以讓人起死回生。
那如果是一整座城市呢?這里面又會有些什么令人震撼的東西。
一時間,無數明面上的人,暗中的人,都開始朝著發現遺跡的地點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