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懵,聽錯了嗎,有人求打?
見張新遲疑,周明又道,“你需要幾匹?”
“幾匹?”張新把頭搖搖,“大概一千匹。”
“???”
“你是打算經營馬場嗎?”周明驚掉下巴,勸道:“這是錯誤決定,官方從民間收購馬匹約10~15兩一匹,最好的蒙古馬不過五十兩一匹,你在南方養馬,毫無優勢可言。”
“不是馬場。”張新介紹道,“喜歡馬而已,就像你喜歡男人,沒有特殊理由。”
后世某王、某儲、某家族,能有勞斯近千輛,跑車數百輛,張新養一千匹馬算什么?
何況,現在不比明代中期以前,民間允許大規模養馬。
而且張新是真的很喜歡馬,原因是他曾經去某景區,騎馬不到五十米,收費一百!
那個時候,張新心里像是著了魔,特別想在家里養一匹,奈何條件不允許,買的起,沒法養。
現在,他當然要實現這個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
“數量太多,”周明為難道,“你知道倭國禁止戰馬出口。”
戰馬是好馬的代名詞。
“你幫我想想辦法,”張新好言相勸道,“如果你能幫忙,我可以每十天上門打你一次。”
聞言,周明心動,許多證據表明,張新是個烈男,能松口很不容易。
思考半響周明咬咬牙道,“我幫你想辦法,價格是成本價的兩倍,沒問題吧?”
“沒問題。”
張新爽快答應,心里承情,達旦商行在大明朝收購紅糖每百斤0.5兩銀,賣到倭國每百斤五兩銀,中間有十倍利潤。
不比紅糖,倭國不允許戰馬出口,加兩倍價格,簡直是良心!
心里這樣想,張新給周明倒滿酒,碰杯,一飲而盡。
與此同時。
京城正在大雪紛飛。
地面積雪三尺厚,冰厚一尺半,冷到沒朋友,山東、山西、河南、江西及大江南北相繼告災,但是這些地方的救災文書送上去,卻無人理會。
原因?
老子曾經說過,最好的國家,是老百姓不知道流治者是誰,從某些角度來說,老萬做到了。
老老朱在世時取消多達兩千多歷史的‘丞相制’,集權力于一身,這是因為他是個勞模。
老萬也是,一把歲數,天天還在女人身上勤耕不輟,也是相當辛苦的。
這么做的后果是,大量學子辛苦考上進士,卻無官可做;地方大量空缺,卻無官來補。
比如,和都指揮司、地方軍區、吏部、戶部同級的‘都察院’。
都察院屬于國家級監察機構,按慣性認知,這么一個打老虎兼職打蒼蠅的重要衙門,怎么得也要有數百人吧?
實際這個時候都察院只有六個人,要巡察全國十三個省,其中一個老哥足足在外面巡查六年沒回家,辭職遞交上去三年,三年沒有人給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