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仔細看,這些人除了年輕,還很富有。
屬于那種,生下來有就有,生下來沒有就沒有的那種富。
會議開始前,組織人朱四分發參與者資料,張新名字也在其中,還有投資人參于股本......
第129節愛國者(第2/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式,比如金錢、船廠。
第一排,第一個名字,出資——兩百萬兩!!!
貧窮限制張新的想象力,他想象不到,什么樣的家庭,能夠輕松拿兩百萬兩。
要知道,兩百萬兩白銀,不是兩百萬軟妹幣,按購買力計算,相當于一萬倍軟妹幣。
還有,按正常人想法,家里起碼有一千萬兩存款,才會給兒子兩百萬兩當零花錢吧?
悄悄的,張新把這個出資兩百萬兩,叫武小天的青年記在心里。
后面的出資人也很驚艷,一百萬、五十萬、三十萬,即使有武小天在上面壓著,他們也是耀眼明星。
最少一個出銀十萬兩。
張新差點墊底,船廠折銀十五萬兩,按此計算,他可以分到約%股權。
看似很低,其實不然,船廠成本很低,十五萬兩大部是工人和技術,算是比厚道的。
接著張新在紙上找到朱四,他以現銀入股,白銀50萬兩。
“眾位。”朱四站在圓圈中間說話,“先說明,這次嘗試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完全是模仿荷蘭東印度公司制度和經營辦法,請大家事先知曉風險,有可能血本無歸。”
朱四話落,大部分人只是笑笑,顯然對錢沒啥感覺。
而且在這次聚會之前,朱四私下已經跟所有參與者介紹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營模式,簡單解釋是:海貿+擄奪+販賣人口。
“確定好股本和股份,”朱四又道,“下一步是成立十一人執行董事會,十一人監察委員會;
規章制度,獎勵處罰制度,則可以直接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辦法拿來稍加修改使用.....”
畢竟是一家千萬本金的獨角獸,會議內容很多,從......
第129節愛國者(第3/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早上開到午夜。
不算完,第二天又是從早上到深夜。
很累,幸好事情比較順利,很多決定推進的很快,沒有多少爭論。
不過,張新因為持股比較低,沒有拿到執行董事會,也沒有拿到監察委員會的舉薦名額,有點小可惜。
由其他二十二個股東各舉薦一個名額,從概率學上來說,效果是一樣的。
不操心也好,張新落到輕松,站在上帝視角看,這種大體量組織最終都只有一個下場。
拿荷蘭東印象公司舉例,先說結果,一定會破產,然后由皇室接管。
原因是執行董事和監察員們,經過初業初期的興奮后,內部會貪污橫行,股東無錢可賺。
股東賺不到錢,自然不會再支持公司發展,導致變賣固定產業,比如船、礦山、殖民地等等,自挖墻腳的事。
當然,這種公司破產,過程往往非常緩慢,可能需要兩三代人,所以還是值得投資的。
更有可能,公司最后破產,張新會把它接過來,也說不定。
總之,往前莽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