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周群,張新確定這只是一個活不過兩集的小角色,并在心里給他安排好特殊用處。
....
廣州府,最大官員是總督。
這是明朝中后期才有的新官職,類似高官+,管的面積更大,手里權力也更大。
比如張同鳴,他是兩廣總督。
當下,有些總督已經是地方土皇帝,特別是偏遠地區的總督,和皇帝別無二致。
還比如張同鳴,山高皇帝遠,瀟灑的很。
這是一個巨大諷刺,如果老朱還活著,一定會找個地縫鉆進去。
最初老朱無論設置任何衙門,都喜歡玩三權分立。
出發點是好的,相互制約,防止一家獨大,防止有人圖謀老朱家江山。
這個玩法后來被移民帶去美洲,被漂亮國學去。
但是,后來證明,這個辦法不行,三司之間相互制約過頭,無論做什么事,都被故意使絆子。
比如,司法想跟財務多要點經費,被拒絕,然后用貪污受賄等借口抓走財務的人。
還比如,一個當兵兄弟犯法,被司法抓走,兩司結仇,以后有什么事情,哪怕是利國利民的事情,也會相互阻止。
開始挺好,三司衙門是兄弟,時間一久,放長至五十年,一百年,矛盾巨多。
全國都這樣,沒辦法,中央只好派‘巡撫’到地方臨時協調工作。
這個巡撫干的挺好,但隨著農民起義越來越多,天災越來越多,經常需要跨省出差,巡撫權力不夠用。
中央只好派‘總督’到地方協調兩省,三省工作。
所有這些巡撫、總督都是臨時工,他們是人,也有老婆,也有孩子要上學,加上往返京城與地方不容易,加上造反太多,怎么辦?
最后演變成固定官職,也就是總督兼巡撫。
這是超越三司的大官,全國只有十一個,明末期,這些總督形同地方軍閥。
此刻,兩廣總督,今年五十六歲,身體偏瘦,山羊胡到胸口的張同鳴,正在廣州府一間學院內,為五天后北上進京趕考的十名學生送行。
這些學生是廣州,也是全省的驕傲,如果有人考中前三甲,張同鳴臉上也有光。
事實是張同鳴還清楚,這十個學生和江南考生相比,不僅考生數量差別大,質量也堪憂。
每一個考生后面都是商人家庭,官員家庭,生活條件優越。
一家七八個兄弟,十來個兄弟,只有一個人被迫讀書考試,家長想著狀元及第,與生意齊飛。
考生則想著得過且過,京城三月游。
鼓勵式演講結束,一直候在旁邊,身強體壯,表情焦急的士兵上前一步,在張同鳴耳邊低語幾句。
張同鳴詫異,“買火炮?”
或許是緣份,張同鳴腦海里首先想到張新。
張新增送三十門火炮給童守義,讓原本毫無升職機會的老人,從一個普通千戶,升遷到指揮使。
傳言,全國二十六個指揮使的名字都掛在萬歷皇帝的書房里,算是藏在帝心。
還因為王純悟活著的時候,對張新照顧有加,張同鳴本人雖從未見過,至少也算扶持過。
士兵微微躬身,“說是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上書建議,兵部認同的事情,讓您出面,從濠鏡澳購買火炮,用于對付建奴。”
張同鳴點頭,不加思索道:“讓張新來廣州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