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春秋戰國那時候,楚國有一個,叫卞和,這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有一只鳳凰落在石頭上,但是傳說,鳳凰這東西,無寶不落,所以他當時就認定這個石頭肯定是個寶貝。于是,他高高興興地就把這塊石頭獻給了楚厲王,結果,楚厲王讓人看了一下,人家說,你這皮殼不對,這就一破石頭。”
潘晴晴眨巴眨巴眼睛,“然后呢”
“然后厲王一聽,就以為自己讓人給騙了,那時候,這事情很嚴重的,欺君之罪嘛,他當時怒了,把獻寶的人給打了一頓,還下令削去左膝的臏骨。就是左邊的膝蓋。”
“那獻寶的挺慘。”
“還有更慘的呢。”
王小六兒抖著腿,“獻寶的人還挺倔,知道楚厲王不行,就等,等后來過了幾年,老楚王死了,新楚王上位了,這卞和就又跑去了,結果,武王再次找人看,人家還說是石頭,于是新楚王又打他一頓,還把他右側的膝蓋骨挖去了。這回兩條圖都動不了了。”
“徹底廢了。”
“可不是么。后來又過了幾年,新楚王也死了,又換了個楚王,這一次,面對第三個楚王的時候,卞和就不敢上前了,也走不了了,他就坐荊山腳下在那哭,哭的嗓子都啞了,眼睛里直流血。此時的楚王聽說以后就問他,說,嘿,那人,你哭啥呢是不是我爹我爺把你殘害了,你心里委屈啊結果這個人就說,我呀,我受點兒委屈,那不算什么,我是為我這件寶物得不到重視而傷心啊此時的楚王一聽,就讓人看,結果回來的時候搖搖頭,說這不對,這是石頭,不是寶貝。此時的楚王就說,那你也打開看看,讓他死心。結果,眾人把石頭打開一看,發現那石皮之下是一塊碩大的美玉,也就是后來,楚國的傳世重寶,和氏璧。”
王小六兒用手比了一下,“這個和氏璧一出來,天下的諸侯頭想將其占為己有,為此爭奪了很多年,后來這塊玉就落到了秦始皇的手里。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就用這塊玉璧刻制了一方傳國璽,上面寫了八個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王小六兒指了指石頭上的篆字,“這字,是由當時的丞相李斯寫的,玉工孫壽刻的。后來秦亡了以后,這東西就到了漢朝皇室的手里,到西漢末年的時候,出了個敗家老娘們兒,叫,王政君,歷史上叫王太后。這王太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又蠢又任性,還是個扶弟魔。她掌權的時候重用外戚,什么都往娘家劃拉,到后來,把漢朝的江山都送給娘家人了。她娘家人里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她侄子王莽,王莽篡位登基把西漢給掀翻了嘛。王莽篡漢以后,就找這個傳國玉璽,結果怎么找,都找不到,后來就找他姑媽要,她姑媽臉一繃,當時還不樂意了,說你現在都登基當皇上了,你自己刻一個不幸么我這還想留等我死了以后留著給我當陪葬品呢”
潘晴晴一咧嘴,“這么任性”
“是唄。”
王小六兒縮著肩膀,“王莽聽了也咧嘴啊,說這不行啊,玉璽你說啥得給我老太太一聽,就把玉璽吧嗒一下扔地上了,你說要你就拿去吧結果就這么一扔,玉璽缺了個角兒,王莽看了十分心疼,又不能拿人家怎么樣,就讓能工巧匠用金子把那個角兒給補齊了。所以相傳這個傳國玉璽就缺了個角兒。”
潘晴晴挺納悶兒,“那那個王太后最后怎么樣了”
“死了,不過算是善終吧,八十多歲死的,老能熬了。”
王小六兒一撇嘴,“其實這個王太后吧,你也不能完全說她是個壞人,就像我說的,她是又蠢又任性,還是個扶弟魔。據說,就是因為這個前車之鑒,讓后世很多王朝都留下了后宮不能干政的規矩,不過,所謂規矩,從來都不是給上位者設定的,當你的權勢足夠大的時候,規矩就不是規矩了。”
潘晴晴點點頭,然后拿起那個玉璽,“那這個我是讓人騙了。”
王小六兒一轉頭,“還能找到人么”
“那還找什么了,肯定跑沒影兒了。”
潘晴晴有點不死心,“誒,你說有沒有可能,這個是真的”
“這東西本身就不對。”
“那兒不對”
“據三國志記載,說這玉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就是說這個東西可能是四寸長四寸寬,上面趴著五條龍,你看你這個,這上面就一條,這就不對。”
“誒呀。”
潘晴晴有些愁眉苦臉,“你這么一說,我心里直難受。”
“其實這玩意兒,你要是不懂,就盡量別碰。都是坑。”
“那下回遇上這事兒我叫你跟我一起去”
“行啊,問題是,那你拿啥感謝我”
“切”
潘晴晴曖昧一笑,湊了上來,“那得看你啊,你想我怎么感謝你”,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