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宋孝宗的資助外其他人也沒閑著,二哥趙愷送來了一些宜州等地的歷代問題與各個上任官員所用的解決方案和效果,除此外還帶了一把寶刀,要知道齊昊的創世寶刀現在還沒修復,有這樣一把寶刀在身,對于旅途安全也有很大提高。
再往后就是三哥趙惇,他給齊昊一份宜州等地的官員世家名錄,以及三十把連弩,以他現在的處境能拿這么多來已經是不錯了,在接著就是姐姐和母后送來了一批衣物,與許多換洗衣服。
接著就讓齊昊頭疼了,他母后擔心他在那蠻夷之地難以照顧自己生活,就派了十二個宮女和一個司儀來照顧他生活,這他也是醉了,他要去的地方一路上可不好走,自己和以前的仆役丫鬟都有武藝在身倒是沒問題,可這些嬌滴滴的小姑娘要是去了在路上還不知道是誰照顧誰。
可齊昊又不能拒絕,否則以母后的脾氣怕是要把他留下,最后齊昊也只能接下這十三個人了,在經過一番深情告別后,齊浩等人終于開始上路了。
這一路上倒是沒人敢對齊昊不敬,這宋朝武將地位低下,能來保護一位皇子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敢和宋朝皇子斗氣,如果是文官后裔那還有的斟酌,要是個武將敢和皇子鬧脾氣殺了他都是輕的,一個不慎甚至可能牽連全族。
是以在這一路上盡管有人覺得齊昊是想去那蠻荒之地過過癮,順便撈點功績的紈绔子弟。
這也不僅僅是他們的認知,在整個京城的人都差不多是這樣,俗話說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之前齊昊給這個時代的人的印象不是一年不出門就可以解決的,現在整個京城除了齊昊的父皇母后,其他人都是這么認為。
這一路上雖有些許奔波但還是沒什么大事出現,而原先齊昊的擔心也被印證了,這些從皇宮里出來的人,一個個不是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就是在一路上喊累要停停,一開始齊昊還不想慣著他們,可是最后有人就然被累暈了,齊昊也只能停下來幫他們治療。
俗話說醫武不分家,齊昊有這么一手武功其醫術也是遠超這個時代的人,這導致了這路上雖疾病常有,但并沒出現人員死亡,但得病的人又拖累了齊昊的行進速度導致他們用了原先預計一倍的時間卻只走了三分之二的路。
而齊昊也不是沒有收獲,在齊昊救治了得病的人后,至少原先還有些傲氣的百人隊已經對他服服帖帖了,這對于齊昊盡快掌管領地事宜是很有幫助的。
至少有人在對他一人時敢違令不遵,可對于一支全副武裝的百人軍隊就沒人敢和齊昊打馬虎眼,雖然這百來人加一起都未必是齊昊的對手。
在即將進入領地的前兩天,眾人都放松警惕的時候齊昊就感覺有些不對,這一路上居然一伙敵人都沒遇到,這不合常理,要知道自己來這里可是有不少人想殺了自己,最痛恨自己的莫過于文官集團。
自己學武就導致了不少文官的敵視,在歷史上自己這一世老爸可就是被那個不成器的三哥氣死的,要是說其中沒什么鬼齊昊打死也不信,而且自己幾兄弟和后裔在原本歷史上都是死了,而且死的不明不白,然后那個傻子接位,最后整個宋朝都由這該死的文官集團掌權,這其中最大的得利者就是這些文官,以他們的軟骨頭氣,對于一直想光復大宋的宋孝宗一直不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