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三殿下,正是下官。”
“那就是你了!”李景安冷淡的說道,確定正是自己要找的人,不由的譏笑,伸手把李嚴招來,冷言道:“砍了他!”
“饒命啊,三皇子殿下,下官愿意贖罪,付半碗面錢.......哦,十碗,百碗.......”
只是這幾句話,便是這個不明所以的徐縣丞,這一輩子最后的遺言了,恐怕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死?
半碗面錢?呵呵!!不過是個幌子而已,李景安可沒有那么無聊。
李嚴的刀很快,白光一閃,一刀下去,“滋”的一聲,血濺三尺,徐縣丞的腦袋已然落地,在地上滾了幾輪,蕩著圈,死不瞑目。
這一幕嚇壞了雍水城的其他綠袍官員,皆大氣不肯吭一聲,膽戰心驚的站著,生怕下一刀就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而殺了徐縣丞的李景安非但沒有一絲罪惡感,反而面帶著笑,振振有詞的講起了罪惡的大道理。
“徐縣丞欠我半碗面錢,我要他一顆腦袋,剛好相抵,是這么個理。”
“你們其他人都走吧,我是個講道理的人,與你們無關的事,就絕不會找上你們!”
欠了半碗面,就要人一條命,還說講道理,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只是攝于李景安的威嚴,雍水城官員哪里敢頂嘴,只感到慶幸,撿回了一條命。
見識了李景安的“殘忍”,聽聞了“赦令”,雍水城一眾官員如釋重負,叩拜完,趕緊逃之夭夭,絕不敢待半刻。
李嚴指揮者人手收拾地上的尸體,李景安又坐回了座位,老跛子遞來了一杯涼茶,道:
“一命抵一命,是這么個理!”
“虧大了!”李景安應道:“小王八他姐姐才十幾歲,這個老不死的都一大把年紀了,這命抵的不值得!”
這個世道上哪有值得可言,所謂的值得只相對于人為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卻不是面對所有人的,對于權貴而言是值得,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是不值得。
李景安與老跛子之前在雍水城西邊一個叫王家莊的村子歇過幾日,吃了一個十幾歲的放牛娃的一頓飯,放牛娃姓王,故李景安稱他為小王八。
小王八有一個姐姐,年芳十六,生的好看,容顏俱佳,儼然是一個出落的美人秧子,便是因此,遭了徐縣丞的覬覦。
要納小王八的姐姐為妾,一個是官,一個是民,小王八的姐姐如何能抗衡,但此女又是個剛烈的性子,誓死不從,又擔心連累家人,于是在一個黑漆漆的晚上,只一根草繩,甘愿赴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景安悄悄記下了事,并且鄭重說道:
“小王八,我一定替你報仇,砍了那徐縣丞。”
小王八哪里肯信,那時的李景安和老跛子不過是兩個乞丐而已,連吃一頓飯的錢都沒有,就更別提信李景安說他是一個流浪在外的權貴子弟之類的話了。
如若不然,李景安哪里會大費周章,特意來雍水城,砍一個七品綠袍官,只是為了踐行向小王八許下的承諾而已。
李景安即便是砍了徐縣丞,也沒有明說是因為徐縣丞害了小王八的姐姐,而是故意作出一份紈绔膏粱子弟的做派,這才符合李景安的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