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杜鵑也不是爛好人,一則是同情幾個女工的困難,二則是因為她們是熟練工人。
熟練工人是廠里的寶貝,她們織出來的布很少殘次品,能為廠子掙錢,當然要好好保護,而不是動不動就開除。
盛怡和經理把這件事也告訴了盛棣,盛棣聽后只是說了一句:嗯,不是蠻好。
杜鵑從車間最底層開始抓起,深入到廠子里的每個環節,一旦發現有什么弊端,馬上要求整改。
她其實也不懂工廠管理,但是許多事有心去實踐,就會懂,管理最主要的是責任心。
或許杜鵑自己都沒意識到她在全面管理這個工廠,雖然這正是路鳴讓她去紡紗廠的初衷。
對杜鵑而言,看不過去的事她就要管,她尤其是對女工們的工作和生活的每個環節都特別在意,覺得這些女工就是自己的姐妹。
她們有上海的本地人,也有不少是從各地農村招來的,幾乎把整個人賣給了工廠。
看著這些女工,杜鵑常常會想,如果她沒有被父母賣了,在老家長大成人,或許也會來上海當紡織女工吧,一份工作,對一個女人來講就意味著獨立。
杜鵑對女工們的一切困難和勞苦都感同身受,千方百計盡可能讓她們工作輕松一些,吃得好一些。
她主動給盛棣打電話,要求廠子給女工們每個禮拜半天休息時間,讓她們洗洗衣服,上街買買東西,像一個正常女人那樣有自己的生活空間。
盛棣捏著鼻子答應了。
答應過后,盛棣覺得不對頭,就給盛有德打電話,匯報了杜鵑的所作所為。
盛有德聽后笑了:“照你這么說,這個小丫頭還挺有想法的嘛。我也不指望紡紗廠掙什么錢,別給我關門大吉就行,原來死氣沉沉的,現在好像有了一些生機。是不是這樣?”
“叔叔,她這樣搞法,我害怕別的廠子也有樣學樣啊。”盛棣說道。
的確,在杜鵑的一頓瞎折騰下,紡紗廠的效率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女工們伙食改善,多了半天休息時間,細微的變化看上去并不顯眼,效果卻很明顯。
女孩子們的身體狀況比原來好多了,精神狀態大為改觀,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有了提升。
紡紗廠原來有一股陳腐氣息,女工們邋里邋遢,人和人之間也沒什么交流。
經過杜鵑一番改革,廠子里面貌一新。女工的個人衛生,廠里的環境衛生也都好了起來,廠里亮堂了許多,多了一份清新氣息和一份活力。
“如果別的工廠都能像紡紗廠這樣,我看也不是什么壞事吧。”盛有德大方了。
盛棣心里窩囊,他不信叔叔不在意杜鵑這份亂搞,叔叔這么說就是在太偏袒路鳴。因為杜鵑是路鳴培植的女人,所以叔叔就任憑她的胡鬧。
盛棣雖然這么想,卻不敢說出口,只能壓住心頭的不快,附和著叔叔:“回頭我給紡紗廠的經理打電話,告訴他紡紗廠的事就聽杜襄理的安排。”
盛有德并不是不在意,他欣賞杜鵑有能量有膽識,敢于把一個死氣沉沉的廠子搞活,這說明她是有主意有辦法有能力。
盛有德向來對能力的人禮讓三分,因為他當初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不過他對于杜鵑跟女工們打成一片的勁頭和手段,還是有些擔憂,覺得這么一來好像有點帶顏色了。
共-產-黨不就一向習慣這樣做嗎,先是跟工人們打成一片,然后想法讓工廠改善工人們的勞動和生活條件,再然后就可能組織工會、組織工人們罷工了。
罷工不要緊,背后有勢力就麻煩了,他最怕的就是這個。
支走盛棣之后,盛有德立即找人細查了杜鵑的所有情況。
半天后消息就傳來了,杜鵑無論言行,還是她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沒有任何赤色傾向,這個結果讓盛有德感到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