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生這次面見路鳴,表示感謝,也是接觸和考察他的一種方式。向他借用電臺一方面的確是急需,另一方面也是對他的考驗。
這次考察和考驗效果不錯,董先生覺得非常滿意,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雖然路鳴謝絕了去蘇區參觀的邀請,但是董先生能夠充分理解,一個出身富有的資產階級公子哥,哪怕內心向往革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轉變過來的。
對路鳴的考察和考驗還將繼續,不但如此,還要在一定時候對路鳴的身世進行細致的調查,以免身份不潔人員混進革命隊伍。
無論是南京政府還是武漢政府,這些年來從沒間斷過對共-產-黨內部進行全面滲透。
他們培訓了一批專業人員,偽裝成愛國青年或者愛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到共-產-黨人,然后申請加入組織。
盡管甄別工作做得非常細致,但還是被一些敵對分子滲透進了黨內,給組織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
黨組織內部從來就不是一盆清水,即便在現在,董先生也知道上海地下黨組織里隱藏著奸細,同樣,他們也有很多同志潛伏在敵人心臟。
這是一局對手棋,就看誰下得更高明,誰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董先生對路鳴的了解并不僅限于寧澤濤的介紹,彼得和安德烈也有間接的功勞。
這兩位蘇聯共-產-黨人來到上海,有一項使命,就是建立一個覆蓋遠東地區諜報網,經過仔細考察,認為路鳴是最適合的人選。
于是,他們對路鳴的根底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摸查,并將搜尋到的情報寫成報告,上報給了蘇聯軍事情報局。
蘇聯軍事情報局對此事十分慎重,為了確認兩個外駐情報員所提供情報的準確性,專門向中國-共-產-黨發出了求證函,希望兄弟黨組織幫助調查核實。
就這樣,路鳴進入到中國-共-產-黨情報人員的視線,原本以他的歷史背景不可能被列為發展對象。
路鳴不僅出身于資本家的家庭,同時還有留洋的背景,受美國文化熏陶很深,這樣的人往往并不能全面客觀地看待中國的現狀,也就無法深入了解并贊同共-產-黨的主張和信仰。
雖然共-產-黨領導人中留學外國的人也不少,但他們都是早期就已經加入組織,不僅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刻的認識,而且經過組織長期考驗,信仰十分堅定。
出乎上海地下黨組織預料的是,他們正在考察路鳴,這個年輕人卻不請自來,幫助漕幫拿回了被扣的重要軍火物資,這才有了今天董先生與他的謀面。
董先生和路鳴談完話后,跟寧澤濤打了個招呼,就從后院乘車離開了。
路鳴回到屋子里,袁明珠和寧馨兒還在等著,這四個人在一起,氣氛一下子輕松了許多。
“大哥,你和這位董先生的關系究竟到了何種地步?”路鳴鄭重問道。
“我跟他并沒有什么特殊關系,他是通過一個民間人士介紹才認識我的,我跟他見面總共只有四五次,只談生意不談國事,你別想多了。”寧澤濤坦然道。
“此人值得交往,但一定要慎之又慎,其他漕幫兄弟最好別摻和進來。”路鳴說這話時目光緊緊盯著對方,態度十分嚴肅。
“這個我知道,我跟他也就是做生意,他要的貨多,而且給的價也高,不然我怎么會冒這個風險?實在是沒辦法,漕幫靠碼頭上那點營生,兄弟們日子不好過啊。”寧澤濤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