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能做什么?”盛慕儀問道。
“把那個520邪惡計劃派人送到南京總司令部,至少要讓政府首腦知道日本人真實意圖,決不能把這件事當成一樁普通的沖突,另外就是發動外交,要求英美等國出面對日本施壓,要把日本人侵略的苗頭徹底遏制住。”盛有德想了一下道。
盛有德接下來分別給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的朋友發電報,希望他們能出面說動政府向日方施壓。
盛有德直接挑明了理由,如果歐美各國放任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略,將會極大損害他們的在華利益,甚至可能最后把戰火燒到自己身上。
路鳴也在思考著該何如向弗蘭克匯報這件事,不過他還是想等一等,待事情進一步明確后,再給弗蘭克發電報。
當天晚上,日本方面發來回電,說這次事變是關東軍的私自行為,并沒有得到國內的許可,就連日本軍部事先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政府部門了。
來電還特別強調,天皇對關東軍的行為感到憤怒,已經責成政府拿出控制東北局勢的計劃。
“一群騙子,狗屁的天皇,他說的也是謊話,我此生再也不會信任日本人了。”盛有德把電報扔到地上,踩了一腳。
路鳴認為盛有德判斷是正確的,九一八絕對不會是一個孤立事件,很有可能是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序幕。
回國前費蘭克老師在和路鳴討論遠東問題的時候,曾經提到過“田中奏折”,告訴他奏折內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此事的來由是1927年6-7月間,日本政府在東京召開的“東方會議”。
會議討論并確定了侵略中國的具體方案,制定了《對華政策綱要》,并由當時的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折獻給天皇,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天皇對日本政府企圖侵略中國的癡心妄想,早就心知肚明,假惺惺的憤怒不過是裝裝樣子罷了。
不過這次日本國內倒是沒有說謊,他們的確不知道關東軍會對東北軍發動攻擊。
日本軍部事先倒是有所覺察,特地派了一個高級軍官到關東軍進行督察,所謂督察并不是制止,而是考量發動戰爭的利弊和時機。
石原莞爾等人采用了哄騙的伎倆,把這個軍部派來的軍官灌醉了,私下照常布置軍事行動,第二天晚上10點許,悍然發動了攻擊。
當時人在北平治病的少帥頓時發蒙,不知道日本人為何會突然發動攻擊,以為這是一場誤會,或許可以借助政府之間的談判息事寧人。
為了防止沖突擴大化,本著冤家宜解不宜結的想法,少帥向沈陽守軍下達了著名的不抵抗命令,結果“不抵抗將軍”這頂黑帽子,成為了他人生的重大污點。
如果當初東北守軍全力抵抗,是否可以擊退關東軍的攻擊,甚至以優勢兵力消滅關東軍的一個師團,這只能是一種假想。
歷史不存在假設,哪怕做兵棋推理也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東北軍不抵抗,丟了東北,但廣大民眾卻不答應。
九一八槍聲激發了全東北人民的血性,東北人民覺醒了,他們傳唱著《松花江上》這首歌,踏上了長達十四年抗日戰爭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