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大家來上海就找我,咱們就在這里聚會,全部由我結賬。”路鳴笑道。
座中人只有四分之一是上海的,還有四分之二是南京的,另外就是一些外省的軍職和公職人員,甚至有武漢政府的高級公職人員。
“先說第一個不算是規矩的規矩吧,以后大家見面,不分職務高下,也不分是文職還是軍職,大家統一互稱同志。”鄧文儀說道。
“等將來建制批復下來,我們走上正式軌道,就能申請到一定的活動經費,初創時期,大家只能艱苦一些。為國家盡職盡力,還是先總理的那句話:天下為公。”康澤補充道。
大家都表示贊同。
其實在國民黨內部,彼此也都是稱呼同志的,但是那是指同級別的,下級遇到上級絕對不敢稱呼同志,上級倒是可以稱呼下級同志。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國民黨黨員,只有路鳴一個異類,所以他懷疑這個規矩是因為他而設的。
接下來討論藍衣社組織機構的設置,曾志在綱領里已經基本擬定好了,現在就是履行程序。
組織的最高領導是社長,由委員長親自兼任,副社長就是鄧文儀,其實也就是藍衣社的實際一把手。
兩位社長下面就是干事委員會,發起人都是干事長,其他在座的都是干事,凡是有大事,就召開干事委員會討論,少數服從多數,最后上報社長。
藍衣社的重大事務,社長有最終裁決權。
干事委員會下設人事、行政、宣傳、監察、情報、財務、總務等幾大機構,分別由干事擔任主要干部職務。
每個機構下面還設有三個科室,與會的發起人和第一批成員,每人都會擔任一到兩個職務。
干事長主要負責監督和協調各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擔任具體職務,也可以不擔任具體職務。
然后就是劃分職務,鄧文儀領銜人事這一塊,康澤領銜情報這一塊,曾志領銜行政這一塊,每個職務都要由所有在座的成員舉手表決通過才能生效。
這不過就是一個例行程序,凡是領銜各部門主要干部職位的都全體通過。
“路同志,財務這一塊就得麻煩你多操心了。”鄧文儀含笑道。
“明白,當仁不讓吧。”路鳴二話不說,答應下來。
所謂財務總監名義上是管理社里的經費收支,但是在政府經費下撥之前,實際上主要負責籌措資金,給藍衣社所有成員發放薪水。
日常辦公經費由財務總監列支,到委員長侍從室實報實銷。
因為每個人都有現任工作,辦公經費所需有限,主要支出是人員薪水。
鄧文儀擔心政府經費一時不能劃撥下來,總不能讓人干活不付報酬,沒有錢是肯定不行的。
在表決路鳴擔任財務總監這一職位時,大家熱情高漲,幾乎是笑聲混合著掌聲通過的,如同選出一個財神寶寶似的。
“還有宣傳這一塊路同志也得多費力費心,國內宣傳我們可以找人做,但是國外宣傳這一塊就仰仗你了。”康澤笑著拍拍路鳴的肩膀道。
“這沒問題,各國的新聞記者我都熟。”路鳴也答應下來。
不過他并沒有被任命為宣傳處處長,只掛了一個宣傳處督導員的空名頭。
幾大機構確定下來后,就是各個科室了。
幾大機構的主管干部或稱總監,或稱處長、或稱主任,下面的科室的負責人統一稱科長和副科長。
黃炎寧得到了一個情報二處四科科長的職務。
黃炎寧的職務通過后,滿臉紅光,壓抑著心中的激動向所有人抱拳致謝。他也知道這是沾了路鳴的光,不然的話他頂多弄個副科長,大部分科長都比他資歷深。
到會的人都得到了大小不一的職務,路鳴看出來了,第一批成員就是組織的骨架,后面再招人進來就是填充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