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如果日本真的想要強大起來,他們沒有第二條路,只有一條路,就是打破歐美荷蘭等列強在亞洲的殖民體系,奪取他們的殖民地,把亞洲各國打壓成以日本為主體核心的藩屬國體系。”
“日本人野心有這么大?”陳果老再次忍不住提問了。
“果老,日本不是野心大,而是他們想要強大,必須這樣干,單憑掠奪中國的土地和資源他們是強大不起來的,他們其實并沒有隱瞞自己的觀點,他們提出了大東亞共榮政策,其實就是這個計劃。
大東亞共榮政策其實也不神秘,這個政策有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咱們先說政治方面,就是日本鼓動和幫助所有亞洲的殖民國家開展獨立運動,反抗白人的統治,最后在日本的幫助下取得獨立,當然是以尊奉日本為宗主國的半獨立國家。
從經濟方面看,如果日本真的成功實施這一政策,就可以從各個藩屬國那里得到源源不斷的各種資源的供給,甚至是兵員的補充。
說句最簡單的話,日本想當現代化時期的大明帝國或者大清帝國,自己做宗主國,其他國家都是藩屬國,建立一個這樣的政治格局。
這當然是日本最想達到也是最終極的目標,但是英美不是傻子,他們不會讓日本得逞。
到了一定時期,雙方的平衡完全被打破,或者說日本的所作所為超出了英美所能容忍的地步,英美荷蘭等國就會對日本發動全面戰爭。”
路鳴侃侃而談,一席話果真是語驚四座。
“路同志,就像你說的,英美兩國不是傻子,但是日本人更狡猾,你憑什么說他們一定要跟英美發生沖突?他們完全可以在英美荷蘭的殖民體系內得到他們需要的好處。”中間一排一個人站起來問道。
路鳴笑著說道:“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聽其言觀其行,我們先不說日本是怎么解釋他們的大東亞共榮政策,而是看看他們這些年是怎么做的吧。”
“日本把軍備重心放在海軍上到底是為什么?會不會是他們放的煙幕彈?”后排一位年輕的軍官問道。
“這個正是我想問你的問題,日本國內的軍費開支高達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多,軍費的大頭支出是在海軍,而不是進行陸軍的現代化改造。
日本不惜耗費國庫的儲備,建造如此龐大的現代化戰艦、航母還有飛機是為了對付誰?不會是針對我們中國吧?
可以這樣說,即便日本現在的海軍和空軍不進一步發展了,僅憑現在他們的海空軍水平,我們十年內根本追不上,也就是說如果日本只以侵略中國為目標,他們更應該發展的是現代化陸軍而不是海軍,日本總不可能以我們現在的海軍為作戰對象吧?”
路鳴這樣一說,在座的人都露出滿臉的苦澀,中國的海軍是什么狀況,大家心知肚明。
是啊,想當人家的對手都不夠格,雖然路鳴說得有些傷自尊心,但是的確是實實在在的情況。
“他們發展海軍也可能是為了對付自己的老對手蘇聯。”那人說道。
“這是不可能的。”路鳴反對道。
“為什么不可能?我看完全有可能。”那人堅持道。
“自從上次日俄對馬海峽大決戰,俄國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后,俄國接受了這個教訓,不會再跟日本人打海戰,但蘇聯的陸軍現代化水平和陸戰實力遠在日本之上。”
“這就是說兩國之間各有優勢,但日本海軍既不是為了對付中國,也不針對蘇聯,他們的意圖究竟是什么呢?”一個文職官員表示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