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有德愣住了,這才明白過來,張靜江此番來上海,是受著蔣委員長的委托,帶著他的旨意,希望盡量避免爆發戰爭。
國家的確是窮,打不起仗,但日本人不就是因為這一點才來欺負你的嗎?
張靜江看盛有德不作聲,嘆息道:“戰爭的本質是什么,就是燒錢啊,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出去的都是錢啊。”
“87師、88師都這樣了?不應該啊,這兩年我籌集的軍費也不少啊。”盛有德驚訝道。
“你籌集的那些錢有一部分發放了軍餉,還有一部分被扣在小宋手里了。”張靜江說道。
“那宋部長究竟什么意思啊?無論他跟蔣有什么糾紛,不應該拿國家大事開玩笑吧?”盛有德有些光火道。
“他的事我也不好跟你說,我這次來,一是要跟小吳商量一下,另外就是讓你再籌集一千萬軍費,而且要得很急,你能做到嗎?”張靜江盯著盛有德問道。
“有江南幾個省每年的經濟產出做抵押,錢應該能籌集到。委員長說的成兵方案我也認為可行,爭取在十年內編成一百個現代化師,每年增加十個師。”盛有德淡淡說道。
“這就是政府的態度,忍辱負重、臥薪嘗膽,以求在十年后中國的軍力足夠保衛國家,至少讓日本人不敢隨意發動侵略戰爭。”張靜江握起拳頭道。
盛有德點頭,的確,民國政府的十年軍事發展計劃,聽上去令人振奮。
一百個現代化師,全部采購德國先進武器,實現現代化陸軍裝備。
這個計劃如果真的能實現,起碼不用再跟日本做任何妥協了。
中德之間的軍火買賣由盛有德負責牽頭,國際財團做擔保人,兩國政府已經初步達成了意向。
民國政府的計劃是,有了這一百個現代化的陸軍師,日本人哪怕占領了東北,也不敢向關內發動侵略戰爭。
這樣很有可能逼著他們轉向西伯利亞跟蘇聯作戰,也就是說這一百個師將是一道阻攔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按照南京政府軍事委員會的推算,這一百個現代化的師大約是一百萬人,戰斗力可比日本四十個師團,哪怕拼光了這份家當,也會讓日本損失四十個師團,這在日方絕對是不可能承受的損失。
從曾國藩練湘勇、李鴻章練淮軍再到袁世凱小站練兵,中國軍隊也在向現代化艱難邁進。
湘軍、淮軍撲滅了太平天國,北洋軍閥借助同盟會逼迫清帝遜位,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帝制,這些成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民國政府也想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先讓陸軍發展起來,再建設一支不算太弱的空軍力量,這樣內部可以威懾各地方勢力,對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強硬政策。
花十年時間,竭盡財力,民國政府基本可以建立起低標準的現代國防力量。
當然民國政府最主要的作戰對象依然是共-產-黨的武裝。
他們的計劃是第一步是先消滅共-產-黨武裝,第二步是逐步削弱并且最后消滅各地方割據勢力,第三步才是全面對外抵抗日本的侵略。
這所謂的三步,就是民國政府的十年發展計劃,當然即便在國民黨內,這也是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的國家秘密。
這個計劃盛有德不但知道,而且也是策劃人之一,不過他雖然不贊成國民黨把共-產-黨武裝作為首要的作戰目標,卻也知道自己的反對是無效的。
張靜江為了避嫌,并沒有直接到上海市政府去見吳市長,而是把他約到盛有德的留園見面,然后做了一番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