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后來者留下一點沖向認知巔峰的神秘感和期待感,遠比去窺視,更好。
林軒點頭:“不好意思,地星文明,是我的母文明。”
“我們地星文明是一個和藍星文明類似,同樣高度的文明。”
“并不是一個螞蟻巢穴。”
“我拒絕任何人以更高維度的視角去窺視它。”
“如果有必要,我會告知大家一切。”
“如果我覺得沒必要,對于我們的節目沒有意義,我會拒絕。”
郭開知道自己莽撞了,無禮了,嘆息:“不好意思,是我急了。”
“其實,只要知道有這個辦法就行,沒必要去探究具體是怎么一回事。”
“區別也只是到底是兩萬人還是六萬人參與了金字塔的修建而已。”
伊倫特打圓場:“哈哈,與其鉆牛角尖硬要去了解金字塔,倒不如期待最后一個環節將會展現的神秘建筑呢。”
林軒微笑:“應該說是上半場的最后一個環節。”
今天的直播,見識這些古建筑,實際上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直播時長還早著呢。
在古建筑結束后,林軒還想和他們討論現代建筑。
古代建筑更多是高、大、堅固、神圣感。
而到了現代,人類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拔高,差異化個性化也開始解除了封印。
現代建筑可以探索的細節,其實更多。
而古建筑,更適合去感嘆,去遠觀。
去贊美。
【最后一個龍國建筑,我猜會非常夸張。】
【之前郭開教授是不是提到了長城兩個字?】
【長城會不會就是最后一個古建筑代表?】
【我覺得長城會非常夸張,畢竟胡夫金字塔已經超越了我對古人的想象力極限,既然古人能干這么夸張的事情,就可以干更夸張的事情。】
【有點期待啊!!!】
林軒:“在進行最后一個古建筑探索之前,我再確認一下三位的答案。”
“你們覺得,這個建筑,它東西長度會有多長?它建筑年代會是什么年代?當然了,這個建筑是地星龍國建筑,這一條就不用再猜測了。”
墨菲·伊倫特:“七公里,我猜是兩千多年前建立的吧。”
郭開:“兩百公里,我猜是一千八百年前到一千四百年前之間。”
成屏三郎:“一百公里,我猜是三百年前到四百年前。”
成屏三郎一開始就說覺得著建筑是櫻花國建筑,現在知道答案是龍國建筑之后,就把時間往短了說了。
林軒聽完微微一笑:“我感覺……伊倫特教授你有點看不起我們地星龍國文明。”
“七公里,兩千年前……”
“我們地星龍國有一個古文明遺跡,強盛時代是三千年前。”
“它的青銅文明不同一般,非常瑰麗。”
“這個古文明遺跡,在四千八百年前建立的時候,就修建了城池。”
“它的城墻,東西寬至少三公里,南北寬一點七公里以上,整體周長據計算應該是在十二到十七公里。”
“它城墻的寬度是地基四十米,頂部二十米。”
“它的高度殘高三米到六米,具體未知。”
“你覺得這種建筑需要龍國兩千年前才能做出來?”
墨菲·伊倫特傻眼了:“不可能!”
“現在我們演播廳門外的大街才二十二米寬。”
“藍星龍國最寬的道路也就三十幾米寬。”
“怎么可能四千八百年前的古城墻有四十米寬幾公里長?”
“就算是現代,很多國家都造不出來這種城墻!”
林軒笑了:“伊倫特博士,我地星龍國曾經存在過一條一百四十米寬的巨大古道路,今天就不展示給你看了,我們去看看四千八百年前的……三星堆古城吧!”
三星堆!以三座封土小山而命名。
后被科學家發現,那三座封土,是一段城墻的三個殘余部分。
它,四十米寬,頂部二十米寬,是人類公元前文明中,最寬廣的封土城墻。
準確的說,三星堆文明一點都不怕敵人,他們怕的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