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輕松的站在鏡頭前,微笑著:“我是穿越者,誰來駁倒我。”
“我帶著一個世界的文化,來到了藍星。”
“你如果不相信,請你找到漏洞。”
“你如果相信,請你欣賞這瑰麗的地星文明。”
“我是林軒,你準備好了嗎?”
第三期的下半程直播,恢復!
臺上的林軒微笑:“在場有三位建筑方面頗有成就的人物,兩位大師,一位自稱不配大師。”
“我想問幾個問題,建筑是什么?”
郭開微笑:“從龍國語言的角度,建筑分為建和筑。”
“建造物,就是供人類居住、學習、生產、經營、娛樂以及儲存物品的人造物。”
“構筑物,就是除去房屋之外的更偏向于公共使用的諸如,公路橋梁,水塔,大壩,水井、煙囪一類的人造物。”
伊倫特微笑:“所謂建筑,就是人造的有使用價值、永固、具有美感的人造物。”
“舉個例子,雕塑,它堅固,有美感,但沒有使用價值,所以它不是建筑。”
“帳篷,它有使用價值,有美感,但不永遠固定,所以并不是建筑。”
現場有觀眾舉手,林軒點了一個:“你說。”
拿起話筒的觀眾提問:“墨菲·伊倫特教授,請問一下,如果一個雕塑,可以有使用價值,比如它本身是一個置物架,它屬于建筑嗎?”
伊倫特:“堅固,不只是堅硬,還有固,不可移動,你說的置物架,他可以移動嗎?”
觀眾:“不可以。”
伊倫特微笑:“那么……它是建筑。”
沒有錯,床屬于家具,但是東北火炕,屬于建筑。
吊裝洗手盆臺于家具,磚砌洗手臺屬于建筑。
還有很多觀眾舉手,林軒笑著:“我們時間不多,我知道你們想問什么,我來問。”
“伊倫特教授,如果一個實用永固物體,不具有美感,它屬于建筑嗎?”
伊倫特:“它的建造者可能認為它是建筑,但是作為大眾和審美者,我們一定要堅定的認為那是狗屎……”
彈幕瞬間變多了:
【這么說,飛天之吻就是狗屎不屬于建筑咯?】
【你這么一說,我覺得我們家對面就有一大坨狗屎……】
【很好,我現在住在狗屎里d(?д??)……】
林軒:“什么是美感呢?”
伊倫特侃侃而談:“美感,是沒辦法量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標準。”
“比如,形狀上有規律的東西,一定是具有美感的,這屬于數學美感。”
“而雜亂無章的東西,如果在材料上是統一的或者有規律的,也是具有美感的,這屬于物理美感。”
“沒有以上的規律,但是能刺激到人的心靈,那也是有美感的,屬于藝術美感。”
“更多的時候,它具有的美感類型越多,本身美感越強。”
林軒聽了覺得有意思。
這算是學到東西了。
難怪《向日葵》那么出名。
它的色彩,直擊心靈,它的造型具有數學美感,它的本身材質具有物理美感。
三重美感合一了。
美感當然不只是這三樣,但這三樣是比較基礎的美感。
能做到三者統一,肯定是有美感的。
就好像一本小說,第一章到第一百章,分別寫了一百個故事,但一個結尾都沒有。
那就不是美感,那叫給讀者喂屎。
但如果一百個故事,九十九個有結尾,只有一個故事沒有結尾,那就是留白,就是藝術,就是美感強烈,直擊人心。
你一本小說,只要是寫了一個故事,只要寫完了,就算故事很弱智,它也具有一定美感。
但如果你一個故事,分成了一百章寫了一百種語言,這就叫神經病。
林軒點頭:“成屏三郎先生,對于建筑,您有什么不同看法或者補充嗎?”
成屏三郎微笑:“空間感,空間利用,光學,視覺。”
“如果一個人造物,它是實心的,而表面又沒法被利用,那么它就不是一個建筑。”
“比如泥罐車翻斗壞了,里面的水泥凝固了,它就不算是建筑。”
“不過也有例外,如果你把它搬到建筑學院,給學生去看它,賦予了它教育意義,它就又算是建筑了。”
林軒總結了一下:“空間,光線,意義,對吧?”
成屏三郎得意:“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