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穿越者建立了一家地星建筑設計所,還有兩個國際建筑設計大師加入了那個設計所,聽說是要搬運地星標志性建筑到藍星來。】
【我看就是個噱頭,想出名想瘋了。】
【肯定是那個所謂穿越者自己搞得噱頭,他的設計肯定是不如沃爾夫的藍珍珠歌劇院設計的。】
【哎?沃爾夫又發推特的,這次他直接把藍珍珠歌劇院的設計圖和效果圖給公布了!!!】
【圍觀圍觀。】
【同去!】
沃爾夫的確發出了設計圖和效果圖。
他的設計中,在西尼海港的西尼橋頭,一座由七枚藍色珍珠組成的組合型建筑,組成了藍珍珠歌劇院。
其中,最大的排在這個凸起向海中探入的海角頭上。
兩側各有依次減小的三枚藍珍珠。
附帶還有標識說明。
大藍珍珠是音樂廳,第二大的兩個分別是副音樂廳和餐廳。
第三大的兩個分別是紀念館和觀光臺。
最小的兩個分別是商店和政務。
七枚藍珍珠都是銀色底座,從天空往下看,組成了一串珍珠項鏈。
【好漂亮的設計啊!】
【的確漂亮,不過總感覺哪兒不對。】
【哪有什么地方不對,漂亮極了,這一次西尼官方和那個招搖撞騙的林軒,玩兒砸了,沒想到沃爾夫大師居然出來硬剛吧?】
很快,這條評論就獲得了最高點贊數。
下面回復無數。
按道理這樣的事情在娛樂至上的年代,在推特里是激不起風浪的。
但是,這條推特的熱度卻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大,甚至好多公眾人物出聲,特別是土澳出生的好萊塢明星們也發生了,安慰沃爾夫,斥責西尼。
甚至,土澳的在野黨也跑出來抨擊官方了。
重壓之下,正在睡覺的西尼過來的談判組都被電話吵醒。
經過交流,談判組把獲得的西尼歌劇院的圖紙和實景照片發回了國。
很快,土澳國西尼市政廳發布了西尼歌劇院的推特并且附文:
“不好意思沃爾夫,你的設計很出色,但是……來自地星的它卻可以讓任何人為之著迷!”
土澳國這邊本來就不怎么講究,懟人更是不講武德,直接硬剛沃爾夫的硬剛。
這推特的人氣和關注度也在風潮中迎風暴漲!
大量網友涌入這條推特。
和沃爾夫推特下來源不明的高贊水軍評論不同。
這條推特下,很多普通人和一些行業內的大佬發出了贊美。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
【經典設計!從海上看去,就像是一艘帆船,而每一片單獨的造型其實都是海貝造型,正貼合西尼海洋文化的精髓。】
【藍珍珠歌劇院要從天空才能看到全貌,但是西尼歌劇院這個設計從大海和陸地都可以看到全貌,西尼歌劇院遠勝啊!】
還是有水軍出現了:
【我沒覺得這個奇奇怪怪的東西哪兒好了,還是沃爾夫的設計好!】
【對,我支持沃爾夫的藍珍珠設計。】
馬上就有專業人士打臉,來自英特蘭的牛津學院的建筑系教授萊爾科斯連續發評論:
【笑話,藍珍珠設計有一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它是藍色的玻璃建筑,海是藍色的,西尼常年無雨,天空也是藍色的,藍珍珠在自然美的大海和天空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會被背景完美的壓制。】
【而且歌劇院需要全封閉環境控制燈光,玻璃建筑就需要建立二層內墻,為了保證內部空間,就導致整個建筑臃腫不堪,在海角之上巨大的圓球十分違和。】
【藍珍珠的設計需要從天空上才能看到珍珠項鏈外形,而且西尼橋接在珍珠項鏈上,仿佛是閉合收藏的珍珠項鏈,根本表達不出珍珠項鏈這個主題。】
【另外沃爾夫的設計中,最高大的主建筑放在了風景最好的海角頂端,而觀景臺被主題音樂廳擋住了大部分視線,效果大打折扣。】
【誠然,這么多缺點下,藍珍珠歌劇院依舊很漂亮。但它絕對算不上大師級水準中的高水準,只能算得上準大師級水準。而在我看來,西尼歌劇院,也就是穿越者林軒的地星建筑設計所這一稿設計,絕對可以永載史冊!】
可不是么,地星上,單麥國建筑師師設計的西尼歌劇院作為現代建筑入選了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可是公認的最美現代建筑之一。
打響地星建筑設計第一炮,林軒可不吝嗇拿出好東西來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