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友中還是能人輩出的。
安璐瑤:“下一首柔美一點的。”
“柔美?”林軒頓了一下,再回來時,點了一下手機。
“狼牙月,伊人憔悴
我舉杯,飲盡了風雪
是誰打翻前世柜,惹塵埃是非……”
“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
我焚香感動了誰
邀明月,讓回憶皎潔……”
【這歌好聽啊!龍國風歌曲,寫的真好啊這詞!】
【厲害了,就是有些字發音不太清楚……】
林軒得知網友的評價后吐槽:“你們就慶幸吧,這已經是這位大佬吐字最清楚的一首歌了,他有些歌我聽了小二十年,也沒聽清唱的什么。”
【???】
【這大佬有個性。】
“莫喜科沒有眼淚,大雪紛飛……”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
“雪下的那么深,下的那么認真……”
林軒劈柴的時候,一直在播放歌曲。
剛剛吃過飯,力氣足夠,加上安靜的環境,聽著歌,林軒不斷的劈柴,居然劈了一大堆。
安璐瑤就抱著劈好的柴火,放到物理,放在兩架床之間的空隙里,壘砌,碼好。
這間像是宿舍一樣的荒野小木屋,越來越有活力了。
砍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已經到了晚上七點了。
外面漆黑一片。
屋里的火塘已經熄滅了。
林軒把火溝里填滿了柴火,蓋上石板,然后進入了屋里。
關上門,呼嘯的寒風停止了。
觀眾們看到這個畫面,感覺到了深深的安全感。
林軒非常作弊的摸出了汽燈點燃,掛在了屋里木墻專門留的短樹杈子上。
火光將小屋照的溫暖。
安靜的環境里,安璐瑤:“現在睡覺太早,但是不睡覺吧,又沒有事情可做……”
林軒樂呵:“給你講個故事,一本來自地星西方的名著的故事。”
安璐瑤頓時精神了:“是你之前說過的那個《魯濱遜漂流記》嗎?”
魯濱遜漂流記的事情,林軒已經和安璐瑤說過了,安璐瑤老早就想聽了。
林軒:“這我記不住,等我去地星找本書。”
過了一會兒,閉著眼睛坐在床上的林軒,開始開口講述了:
“一六三二年,我生在約克市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我們不是本地人。
父親是德意志不來梅市人。
他移居英特蘭后,先住在赫爾市,經商發家后就收了生意,最后搬到約克市定居,并在那兒娶了我母親。
母親娘家姓魯濱孫,是當地的一家名門望族,因而給我取名叫魯濱孫·克羅伊茨內……”
林軒作為主持人,在聲音方面講故事方面,水準還在電臺主播之上。
彈幕也安靜了不少,都在聽林軒講故事。
這個故事,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林軒就略過了,把重要的部分講了出來。
觀眾對這個故事的好奇,可能比地星的讀者還更甚。
因為他們從中聽到了有關地星,那個并不熟悉的歷史時段的事情。
很多描寫,都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魅力。
大約讀了一小時后,林軒開口:“這個被我救下的野人,我給他取名——星期五……”
安璐瑤:“下面呢?”
“下面沒了。”林軒覺得不對勁,又補充:
“不是書太監了,是這故事講了快兩小時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等著買這本書。”
而此時,節目組遠在燕京的后勤團隊已經崩潰了。
他們剛剛雖然拿到了稿子,但是光是做字幕,就做了六萬多字,瘋了已經。
【啊?說好講故事,搞了半天你是在賣書?】
【此子不當人】
【媽耶,我買我買還不成嗎,一定要保持住,明晚再講一個故事。】
林軒:“差不多就這樣了,明天休整一下,我們也該休息了,關一下鏡頭。”
幾十米開外,一個大軍用帳篷里,陳光孝按下了按鈕,把這邊鏡頭關了。
不過第一次使用這東西,陳光孝按錯了,按到了切換鏡頭。
鏡頭切換到了主鏡頭。
此時主鏡頭就在軍用帳篷里,軍用帳篷里修建了一個地坑,還有鈦金的火爐。
現在地坑里沒有明火,只有炭火。
炭火上,架著一只烤的金黃酥脆的兔子,還有一只大豬腿。
發現直播沒結束,林軒和安璐瑤兩個人正在看彈幕,看到鏡頭里的畫面,林軒怒了,打開房門高喊:“陳光孝!你們為什么有兔子吃?怎么還有蹄髈!”
隔著老遠,陳光孝就聽到了林軒的咆哮,發現了鏡頭沒關對著大帳篷的火塘,不以為然:“我自己打獵抓的啊(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