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荷蘭竟然是想要拿下剛果、北羅得西亞、坦桑尼亞以及肯尼亞等,目的跟葡萄牙一樣,都想要攔腰截斷了整個非洲,可惜的是,葡萄牙卻因為北羅得西亞落入荷蘭之手,因此被斷了這個念頭。
于是,只能夠把目光朝南發展,準備別人吃肉它喝湯的想法,可是它也是倒霉了。
因為,當它從南部準備往西進軍的時候,卻是遇到了迎面而來的普魯士軍和英軍,加上北面的荷蘭德蘭士瓦軍,四方四支軍隊竟然在索爾茲伯里碰頭了。
普魯士占據了布拉瓦約,英國占據了關達和馬斯溫戈,葡萄牙占據著從南到北的穆塔雷、哈拉雷和賓杜拉,荷蘭則是占據著奇諾伊和維多利亞瀑布城。
四國軍隊都對中部的中心城鎮奎魯存在著占據的野心,可是都沒有首先動手,因為一旦先動了手,卻是怕引來了其他三方聯手打擊。
于是,這個局勢,卻是定了下來。
南部非洲火熱展開,中部非洲也不讓于人。
奧地利帝國自從占領了尼日利亞后,見普魯士在占領了喀麥隆后,還不滿足,竟然接連拿下了索馬里和納米西亞,甚至現在還跟英國在貝專納對峙,又在南羅得西亞西部與南部的英國、東部葡萄牙和北部的荷蘭對峙。
四國分別還在北羅得西亞即津巴布韋瓜分了新的殖民地,對此,他們的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自然不滿了,因為這在他看來,輸給誰都可以,就是不能夠輸給普魯士這個二五仔。
于是,非洲的局勢開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奧地利帝國在尼日利亞突然增兵到了5萬,留下1萬常住貝寧城和1萬在東南部的哈科特港外,剩余的部署一萬在中部總督府所在的阿布賈城,剩下的兩萬一萬往西,只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打下了西部的貝寧,占據著科托努。
而另外的一萬人,則是北上向尼日爾進軍,可是,他遇到了兩個老對手。
原來在那里,法國人和意大利人早已經開始了行動。
甚至尼日爾西北部的尼亞美、塔瓦和阿佳德茲,都已經被法蘭西帝國拿下。
而東北部則是賈多高原和卡瓦爾綠洲在內,都落入占據了利比亞的意大利王國手中。
不過奧地利還是占據了南部的津德爾,一路向東的到達了乍得湖北部。
三國在尼日爾成為默認般的劃定了地盤,大家很有默契的額,沒有發生哪怕一槍子彈的浪費。
不過,南部,奧地利就不會客氣了。
喀麥隆的普魯士軍隊駐扎兩萬人,奧地利帝國早已經知道,而這里的奧地利軍地則是5萬,巨大的懸殊,使得奧地利帝國心生傲氣,有些不把普魯士軍隊放在眼里,
所以經常在雙方的邊境城鎮,如拉羅孔查等起了矛盾,特別是在福格爾峰的巨大深林內,兩國已經經常有士兵莫名的死去,都在指責對方就是兇手。
于是兩國在非洲邊境的糾紛,多次都反饋到德意志邦聯議會中,在那里,這兩個德意志邦聯經常吵鬧,各自盟國更是使勁的為自己的盟友而吶喊助威。
他們在非洲緊張局勢,更是像火上澆油般的,在歐洲大陸引來了眾人的主意,而德意志邦聯內部的爭斗,也引發了各個成員國對未來德意志邦聯的前途,誕生了悲觀想法。
總之,非洲發生的一切,都在歐洲大陸引來了溢出的效應,產生了對歐洲格局深遠的影響。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