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
威廉四世也在談論著埃塞爾比亞的,準確的說,是在談論肯尼亞的時候,順便談到埃塞爾比亞。
“特沃德羅斯二世這些認識雖然簡單,但是對于一個閉塞的土著皇帝來說,已經難能可貴,也正式因為有了這樣的額警惕,才使得當初英國人殖民地統治者不敢對特沃德羅斯二世多有顧忌,為此,英國人采取了兩條措施來對付他。
一是回避直接跟他沖突,暗中扶持對他政權不滿的地方勢力。而是擴大埃塞爾比亞與埃及以及奧斯曼之間的矛盾,挑起伊si蘭hejidu教的沖突,利用雙方的互相削弱,坐收漁人之利。”
“這舉措,使得這些年確實令想要中興埃塞爾比亞的特沃德羅斯二世難有進展,周邊環境更是難以改善。”
托爾貝克“陛下,您憑什么認為意大利一定會在奧地利前面,向埃塞俄比亞先下手為強”
“憑什么”
威廉四世“在環地中海地區的爭霸戰爭之中,已到來既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的對手,而在歐洲大陸上,雖然已到來已經把亞平寧半島,除了天主教總部所在地外,其他都變成了他們的國土,甚至在威尼斯的爭奪戰爭中,它還打敗奧地利,盡管有法蘭西的幫忙,但是也奠定了他們的地位。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使得意大利伊曼紐爾二世滿足,他的野心是控制歐洲和非洲之間的東南部地中海,甚至為了跟法國拿皮侖三世相比,他也想以利比亞為依托,向北非和東非發展,控制東部非洲。
因此,意大利奪得了厄立特里亞后,又想奪得索馬里,這些都是在想要多北非,
而除了非洲外,意大利近些年在巴爾干半島上積極活動,策動這些國家成立有意大利組成的各
項紐帶組織,在多瑙河流域增加了對希臘和匈牙利等施加影響力”
不過后者卻是動作小心翼翼,因為害怕引起其他大國的反彈,特別是奧地利的極力反對。
因此往南發展才是意大利的主軸。”
威廉四世剛跟樞密院的成員討論著埃塞俄比亞。
正在這時候,隨著麥凱肖恩離開后再次走進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威廉四世聳了聳肩,道“意大利果然上當了,伊曼紐爾二世終于還是忍不住露出了爪牙,伸向埃塞俄比亞。”
1863年1月2日,伊曼紐爾二世向全國發布戰爭演說,公開宣布要以武力吞并埃塞俄比亞。
他說為了這一天,他已經籌備了5年,他已經做出了5年的周密部署,再也不需要等待下去了。
他斷言,只要裝備上繼續占據絕對優勢的意大利軍隊一開進埃塞俄比亞國土,一向不把歐洲強國放在眼里的土著國王特沃德羅斯二世就會屈服投降。
在伊曼紐爾二世講話的第二天,他接到歐洲各國各種詢問,同時也接到了奧地利弗蘭茨一世的抗議信,表示對意大利明知道奧地利要出兵埃塞俄比亞的情況下,竟然無恥的搶先發兵表示不滿,并要求意大利伊曼紐爾二世撤回該決定。
不過,這可能嗎于是弗蘭茨一世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斷然否決了。
而歐洲各國見意大利竟然作出這番舉動,都感到非洲的局勢進入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循環中,因為,很多人都意識到,和以往占了就是你的不同,現在似乎開始進入另外一種模式。
宣布占領了,還需要強大的駐軍把守才算是你的。
意大利,似乎把非洲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