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兩國的位置在歐洲的中部,那里是四戰之地,周邊大國環繞,沒有后方縱深,因此大國地位,卻是難以持久,特別是在未來的快速發展的科技中。
因此,在我看來,地位上,難以跟其他三國看齊”
“丹麥對荷蘭的幫助在哪里”威廉三世還是忍不住問。
“在冰島和格陵蘭島。對荷蘭來說,這是一條現在通往阿拉斯加的未來航線要點。當然了,丹麥地處波羅的海關鍵出海大西洋的位置,卻是令我們兩國在大西洋合作上,可以令英國忌憚些。
父親別忘了,瑞典跟丹麥的恩怨情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威廉三世嘆道“北歐三國如今隨著挪威從丹麥統治變成瑞典,這兩國心中的那根刺卻是拔不開了,這是一個死局”
“父親這話說的不對了”
“怎么不對法”威廉三世好奇的問。
“如果兩國真要和解的話,那么其實這個結還是可以解開的”見威廉三世感興趣的眼神,威廉四世道“父親難道忘記了,挪威自己國內自立勢力也已經逐漸形成,瑞典卡爾十五世還私底下多次抱怨這都是英國和丹麥的勢力作梗,特別是是丹麥留在那里的遺族。
如果兩國真要和解的話,其實我覺得,梁工不妨換個思維,由兩國的王室聯姻,派出這位聯姻的王子成為挪威的新任國王,聯姻女子為王后,這倒是可以令兩國和解,不過這么一來,瑞典的大國地位,卻是更加沒有著落了,因此我估計,現在的瑞典沒有這個市場,而丹麥也不會輕易涉及”
威廉三世聞言,頓時認可了。
兩父子聊得很火熱,如果有外人在,一定認為這不是父子,而是同事,不過現在兩人都是各自國家的國王了,這么稱呼,倒也是不錯。
國王對國王,不是同事是什么
1863年7月3日,正是在荷蘭威廉四世大婚后的第三日,奧地利帝國開始正式的進攻阿里薩比赫,早在那里排兵布陣等待奧地利這個新敵人的10000名埃塞俄比亞軍,不畏懼的迎接挑戰,最終雖然被奧地利4萬人的沖擊下失敗了,埃塞俄比亞損失了超過3000人,其余的都后撤到了哈勒爾方向。
而奧地利帝國軍隊因為是主攻,因此損失比起埃塞俄比亞軍來說,損失的稍微大些,有4000人陣亡,其余1500人受輕重不一的傷。
第一戰,就以奧地利勝利告終。
不過這一戰,卻是令奧地利人頓時凝重了,因為埃塞俄比亞的軍隊實力,令他們認清了事實,那即是奧地利軍隊并不比意大利搶多少。
這次帶隊南下的是奧爾斯佩格親王,這位威廉四世知道的歷史中,是奧匈帝國成立后的第一任首相。
這是出了名的雞賊之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獲得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信任,認為他能夠為奧地利在非洲打下一片殖民地。
他和意大利名將朱塞佩加里波第不同,后者打仗喜歡正面開打。
但是奧爾斯佩格親王卻是喜歡奇正結合,重在奇。
這也使得特沃德羅斯二世在英國奧地利的時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