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普魯士既已選擇了與奧地利為帝,便不再承認了親奧地利帝國的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所以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的入侵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時候,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然離場。
普魯士政府在1865年12月20日正式向奧動力發出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量的部隊,更加正大光明的從荷爾斯泰因收編之前已經占領了的石勒蘇益格,普魯士便對外宣布石勒蘇益格是屬于普魯士王國領土。
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九世對此表示跟丹麥無關,他不做不評論。
各國不愿得罪強勢的普魯士,于是也默認了普魯士的做法。
奧地利雖強烈反對,但是在既成事實面前,又見各國的態度,也只有啞巴吃黃連了,特別是英國的態度,這讓維也納有苦難言。
荷爾斯泰因、波西米亞和奧地利北方薩多瓦的接連失守,讓奧地利只能夠正式戰爭已經到來的現實,于是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布拉格,并在那周圍組建起了阻擊普魯士軍隊南下的第一道防線。
奧地利帝國在這道防線上,不停的征召調動大量的軍隊北上。
而且在國內大內宣普魯士入侵布拉格后,維也納將會兵臨城下的種種宣傳,最終在奧地利人危機感十足的反抗下,布拉格戰役中,奧地利成功阻擊了第一波的普軍攻擊,但自身也遭受到慘重的減員。
這次會戰雙方投入了大量的軍隊
普魯士超過了20萬,奧地利最終更是超超過25萬。
雖然只有一部分上了戰場,但是規模也都在5萬以上,形成了10萬人大會戰的規模。
最終普魯士死傷超過16萬人,而奧地利更是達到了21萬。
奧地利正準備迎接下一輪毛奇帶領的普魯士軍隊進攻的時候,約瑟夫一世卻是收到了一個壞消息。
12月23日,普軍在布拉格發東零星攻擊用來掩蓋目的,毛奇將軍兵分兩路,在東部新開了一條戰線。
奧地利東北部的靠近沙俄帝國波蘭大公國一側的克拉科夫被普魯士占領了。
那邊傳回來的電報顯示,這支普軍超過了5萬人。
目前在占領克拉科夫以后,已經西南下,奔向布拉格東南部大后方的奧洛穆茨城。如果這里被普軍攻下,對于維也納來說,將會是危險指數甚至比布拉格還嚴重,因為奧洛穆茨可支援布拉格也可以阻止維也納,同時還可以直接東南下直取匈牙利的腹地斯洛伐克,也可以一路向東入侵加利西亞。
因此,奧地利急忙派出大軍奔向奧洛穆茨。
不過可惜的是,當奧地利軍隊抵達那里的時候,普魯士不禁拿下了奧洛穆茨,甚至還進行了伏擊,5萬奧地利軍在丟下了8千的尸體傷員后,被迫向南部的小鎮撤退。
維也納見此,只能夠計劃在組織其軍隊北方,準備跟普魯士軍隊進行一次會戰,一起用兵力的優勢,來實現扭轉占據的愿望。
不過,顯然面對如此粗糙的戰略情勢,普軍總參謀長毛奇動用三個軍團,采用兩翼迂回戰術,假裝在奧洛穆茨部署大軍,其實五萬軍隊已經把4萬普軍偷偷的調動到了布拉格的南方。
不過奧洛穆茨卻是虛張聲勢的炮擊奧軍陣地,使得對方不知道而已。
于是在奧地利以為普軍想要永遠占據這個關鍵位置的時候。
普軍則是在1865年12月27日在布拉格南部方向像一把尖刀的突刺進去,使得布拉格后方大亂,北部的普軍自然聯動。
在南北合擊下,不明白自己后方普軍軍隊的數量情況下,奧軍軍心渙散,25萬大軍面對同樣差不多規模的普軍有心算無心攻擊下,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