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857年開始,遠東地區在威廉四世的極力支持下,這9年多時間內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英國統治的馬來亞群島,主要致力于大力發展大莊園經濟。
而南方的荷蘭東印度群島則是重點發展工商業發展。
所以,英荷在這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下,兩地統治者發展的經濟重視自然不同。
也因此,隨著兩種不同的模式發展,致使1857年這個時間分水嶺后,兩國的工業發展,北方馬來群島遠遠不及南方東印度群島發展迅猛。
東印度省高官簡西姆斯科克最近也出現可煩惱。
因為隨著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變成荷蘭的領土,而荷蘭本土西岸讓主要的經濟發展集中在了澳大利亞傾斜,因此,很多本土的企業開始向遠東發展的時候,不再以雅加達等東印度群島為第一選擇。
這令有了不少的壓力。
而同樣有壓力的,還有新幾內亞島高官的前首相簡雅各布羅庫森,之前因為軍事工業的發展供應鏈集中在極樂島,因此新幾內亞島可謂遠東最大最全面的軍事化工業基礎。
可是隨著澳大利亞大陸的發力大開發,不少企業開始搬遷向南澳大利亞省等更加安全的地方去了。
這造成了新幾內亞島出現了經濟發展速度的減慢了。
兩人對視了一眼對方,都看出了對方的無奈。
不過一想到這是國策,兩人卻是想打了威廉四世之前做下的安排。
“歐洲不少人絕對想不到,我們在遠東的發展會投入這么多的資源,照這樣發展,甚至不用十年時間我們遠東的經濟發展程度,在歐洲也就是英國、法蘭西、普魯士等少數國家能夠比而已。
比沙俄帝國、瑞典等重視農業等國家將會更加的先進”
西姆斯科克道。
羅庫森也道“是啊,遠東發展起來,荷蘭王國將會從此將會脫離面積小的制約因素,從此將會踏入大國的地位,不像如今,我們看這個地的戰爭,卻不好觸碰。”
“所以,這才是大家一股腦發展遠東的原因。”
“都是為了荷蘭的未來”
兩人說到這,開始向對方講述各自規劃自己領土經濟發展的想法。
與此同時,在遠東,討論著這邊經濟發展的,可不止這兩位高官。
上至如他們的統治者,下旨黎民百姓,都在投入萬般熱情,進行著風風火火的遠東發展大潮中。
小型面粉廠等食品加工企業在糧食大省澳大利亞昆士蘭省快速的建立。因此這里成為了遠東種植糧食和加工糧食產業鏈最大規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