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進去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據說這次陪同她過來的,是英國的外交大臣羅素;第二個進入瑞典王宮的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也是外交大臣梅克;第三個則是荷蘭威廉四世陛下,,陪同來的也是外交大臣海斯貝特馮。
我注意了下,這次怎么都是帶的是外交大臣啊”
“哼,那還不簡單這次說是日耳曼領袖峰會,自然不會是聚聚就開完會了,這需要各國的協調,協調什么,自然不會是軍事,畢竟各國的軍事都是重器,不會輕易啟動,反倒是外交,可以先行展開,所以這次會議,外交將會是主題”
“這位先生好清晰的思路啊,請問在哪里就業”
“哈哈,好說,我現在在盧森堡歐洲時報,這次就是過來準備采訪的,先生你呢”
“我來自大英帝國金融時報”
“我來自荷蘭王國回聲報”
“我來自法蘭西帝國費加羅報”
“我來自西班牙王國西班牙先鋒報”
“我來自沙俄帝國沙俄之音”
“我來自米利堅聯邦國紐約郵報”
“我來自意大利王國米蘭報”
“我來自奧地利新聞報”
“我來自普魯士王國柏林日報”
“我來自瑞典的國內郵報”
所有人都環視周邊的這些歐美報界“同行”,第一時間都充滿了緊張和敵意。
突然,有人喊道“快看,那是普魯士的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麥”
“為什么俾斯麥首相會跟著來啊,他們的外交大臣呢”
“那你就不知道了普魯士現在首相和外交大臣都是俾斯麥,所以,這次國王和首相一起來,倒也沒錯”
瑞典王宮的建筑師來自于米蘭,當時的卡爾十四世約翰繼承瑞典王位后,就請了米蘭人來參與改建,最終令這位拿破侖一世手下大元帥,在1809年被沒有子嗣的瑞典國王卡爾十三世從法蘭西請到瑞典來,收為養子成為瑞典王儲。
一舉造就了瑞典貝爾納多特王朝的成立,之后一直延續下去。
因此準確的說來,這個國家的王室,其實不屬于日耳曼人,而是法國人。但是從貝爾納多成為瑞典王儲開始,就以瑞典人立場來做事,包括當年他帶領瑞典橫渡波羅的海,歐陸作為先鋒部隊,吧普魯士更加積極的向拿破侖一世開打,這令瑞典上下都滿意無比,認同了他的身份。之后更是在打敗法國北部軍隊后回頭進攻支持拿破侖一世的丹麥王國,令得丹麥最后同意轉讓挪威給瑞典,這徹底奠定了貝納爾多的在瑞典的鞏固地位。
之后1818年繼位瑞典國王,正式以法國人身份來統治瑞典。
不過心可以變,但是習俗卻每沒有隨意的變,一切用度,現在的瑞典王室倒是跟法國王室相同,甚至唯一的兒子奧斯卡一世的王后,也是拿破侖一世歐仁王后跟前夫的孫女,歐仁親王的女兒。
至于這位卡爾十四世,他的妻子就是拿破侖一世的未婚妻。
所以他跟拿破侖一世可真是一輩子的“孽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