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荷蘭外交大臣海斯貝特馮在6月28日在阿姆斯特丹表示,他不確定英國的南歐之行成果如何,他還在英國跟南歐各國就烏拉圭問題上,是否達成協議,對此他表示疑惑。
海斯貝特馮稱不論英國和南歐各國是否這么做,都不會對荷蘭在南美洲的行動造成任何的影響,因為荷蘭一切都在按自己的計劃行事。
甚至他表示,南美聯盟成員國阿根廷、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已經相繼宣布加入荷蘭主導的國際婦女聯盟、國際紅十字會,獲得了兩大組織的申請通過。將會在7月1日正式成為成員身份。
海斯貝特馮還“泄露”說,這幾個國家也已經集體向海牙國際法庭提出了申請成為成員,目前該申請正在受理中。
1866年6月28日,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因為在這一天,英國和沙俄帝國開始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談判,討論英國和沙俄帝國之間有關在巴爾干半島停戰協定的談判。
可笑的是作為主要參展方之一的奧斯曼帝國,竟然沒被要求參加。
這令不少人感到意外,經過調查,原來是君士坦丁堡不認同英國將會在巴爾干半島上對沙俄帝國作出妥協,因此,君士坦丁堡方面匿名消息稱奧斯曼帝國高層表示不參與英國和沙俄之間的談判,并對英國撇開奧斯曼帝國獨自想要撤離軍隊表示不滿。
不過,最后這個消息雖然被君士坦丁堡否認,但是卻是無風不起來,沒人會認為這消息只是空穴來風。
顯然,英國為了跟沙俄講和,卻是不理會奧斯曼帝國的情緒了。
奧斯曼帝國怎么可能輕易讓英國“脫身”。
1866年7月1日。
奧斯曼帝國高調在君士坦丁堡迎接了普魯士訪問代表團團隊,該團隊的領頭人如今的普魯士王國非洲索馬里總督以及普魯士非洲聯合艦隊司令員腓特烈卡爾親王。
腓特烈卡爾親王受到了奧斯曼帝國隆重迎接,并在君士坦丁堡受到了奧斯曼皇帝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蘇丹接見。
這可是一種破格的待遇,表明了奧斯曼帝國對普魯士的重視。
之后的一連串動作,更是讓人應接不暇。
奧斯曼帝國竟然跟普魯士簽署了諸多貿易合同,其中就連軍火也上了名單。
在上面奧斯曼帝國將會向普魯士購買軍火,以及還有要求普魯士派出軍事家到君士坦丁堡教導、培訓奧斯曼帝國的士兵,增添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能力。
最讓英國吃醋的是,奧斯曼帝國為了拉攏普魯士,奧斯曼正在考慮普魯士提出的要求,普魯士想在阿拉伯半島東部波斯灣南側上,以100萬英鎊的高價,買下奧斯曼帝國認為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卡塔爾半島,因為那里遠離君士坦丁堡,
奧斯曼帝國對此十分高興,君士坦丁堡認同了該筆交易,將會在作出最后評估后,跟普魯士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