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把它融入了這次坑法大計劃中。
而隨著荷蘭國際情報局總監麥凱肖恩這份詳細的情報出現,威廉四世更是知道了自己結合歷史的展開的計劃已經奏效了。
在1867年以前,英屬北美殖民地零散的分布著加拿大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斯科舍省、新不倫瑞克省等區塊。各部分之間不僅文化差異較大,而且互不統屬,英國王室則充當宗主和調停的角色。
從1583年開始,英國人在紐芬蘭建立其第一塊殖民地,此后英國大力向北美拓展,包括北美十三州在內的多塊區域都插上了米字旗。
不過英國不是唯一的美洲經營者,接憧而來的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也是英國的競爭者,不過最后,荷蘭和西班牙等都是在南部,偏偏最后剩下了歐洲大國法國不滿英國獨享政策,于是一直保持著同英國的競爭關系。
在1756年到1763年七年戰爭中獲勝英國人,吞并了法國在加拿大的地盤,英國成為北美獨一無二的主宰者,不過這樣的局面并未持續多久,因為米利堅很快就在十三州成立了,雖然英國鎮壓,可是懷恨在心的法蘭西帝國卻是幾乎和西班牙和荷蘭等舉國支持下,抗住了英國人的壓力,并打的英國人最終和談,承認米利堅的國家地位。進而從內部瓦解了英國的北美獨大地位。
繼續主張接受英王統治的保王黨們逃至北部的加拿大而當時米利堅則是想要趕走英國人,表現出越來越強大的擴張欲ang。
1812年的米利堅挑起、想要卷土重來的英米第二次戰爭,便是米利堅吞并加拿大的嘗試,而這次戰爭當中盡管英國取得了勝利,卻不得不思考英屬加拿大個殖民地以后的命運,本來對加拿大各省分而治之的狀態是最符合英國傳統利益的,但是風起云涌的國際局勢卻是不容許英國繼續這樣維持下去。
特別是加拿大內部英裔荷法裔之間有矛盾,直到1867年的今天,就在英裔和法裔兩大群體之間搖擺不定。
谷虤
1837年,加拿裔不滿英裔的統治,因此進行起yi,雖然最后得以平息,但是英國王室和內閣政府不得不思考如何杜絕此類事事件再次發生。
在加拿大總督達勒姆伯爵建議下,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合并為加拿大省,并以此期望兩大群體能夠在和平處中得到融洽,為加拿大走向統一創造條件。
英裔和英國政府和王室的退讓,讓法裔的不滿得到部分平息。
1861年,米利堅南北戰爭,北方米利堅聯邦國與南方米利堅聯盟國展開了為其6年的殘酷血戰,盡管英國剛開始表示中立,但是暗地里支持南方,畢竟南方各州一直是英國的原材料產地。
英國甚至設計建造了一艘名為阿拉巴馬號的巡洋艦,為此北方的大量商船遭到擊沉,北方為了表示抗議,甚至直接放出話要英國那加拿大的土地來賠償。
米利堅聯邦國的態度讓英國感受到了威脅,如果再不將加拿大整合成一致統一的力量,很難保證1812年的戰爭不會重復上演。
除了北方米利堅聯邦國虎視眈眈之外,歐洲大陸也出現了大的變數,其中最令英國人恐懼的就是普魯士的強勢崛起。
前幾年的普魯士王開始了統一德意志邦聯之路,俾斯麥首相首先聯合奧地利擊敗丹麥,然后轉身短短7星期時間將奧地利打敗逐出德意志邦聯,干脆利落的把原來的德意志邦聯第一大國就這樣的放倒了。
這可是震驚了整個英國從上到女王、貴族,下到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