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11月25日,威廉四世繼續著推廣他的大臣們熟悉工業化的重要性。
“可是高價收購吧,對大企業來說似乎不劃算,投資和收回成本時間太長,因此很多企業因此而放棄,大家都知道的,各國的貴族和大資本家手中的握著不少的土地資源,這對于工業化來說,是一種重大的制約。因此土地問題也是關鍵”
威廉四世不由想到了前世的那個人口眾多的印度國,該國工業化難以搞成,就是土地征收難以施行。
財政大臣簡馮卡佩落突然眼前一亮,問道:“因此陛下跟英國交易了孤懸海外的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島等,這里卻是荷蘭本土和荷屬東印度不同,荷蘭貴族和大資之人還沒有下手囤地,這對于荷蘭的工業化進程中的三大因素的土地,瞬間完成了”
威廉四世笑道“不錯,這就是我的目的所在,澳大利亞大陸足夠令荷蘭的工業化土地使用翻上幾十上百倍,這么大的空間使用,足以讓荷蘭工業化使用土地進行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不是本土,但是那里遠離糾紛地點,更適合規避世界威脅的天堂,因此未來荷蘭的工業化,還需要靠那邊來維持,畢竟如果哪一天拿破侖戰爭再次在歐陸發生,大家覺得我們有多大把握守得住這里,我想,大家應該也不希望看到荷蘭辛辛苦苦的工業化成果,成為了他人的嫁衣裳吧”
聞言所有在座的人不由的一愣,但是很快的就釋然。
以往知道陛下重視那邊,可在陛下還沒有挑明的情況下,還是不太明白原因,這回陛下卻是說出了擔心下,大家瞬間卻是贊同了。
同時,他們都決定,等下散會后,盤算著如何在遠東,特別是是在澳大利亞進行投資購地,至少在那邊建成一個第二個家庭資產,防止未來發生戰事的時候,不會那么倉皇下,資產全無或者損失慘重。
威廉四世將大家行動的心思看在眼里,心中滿意無比,他要的即是這個效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自己稍稍透露的未來架構,就是讓這些荷蘭的核心人物來推動,畢竟資本也是看風向的,如果這些處在荷蘭心臟地帶之人都不為所動,那些資本又怎么會肯加大速度資產轉移遠東。
因此威廉四世的“泄密”,卻是有意而為之。
“一個成規模的國內市場是工業化的基礎,工業化的本質即是用本國的工業品滿足國內的需求的同時,在進行對外出口,完成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威廉四世說“穩定且受到保護的本國市場,是開始工業化的先決條件,對剛剛啟動工業化的國家來說,要是本國市場基數量級不夠,往往意味著工業化規模不夠,規模不夠意味著競爭力起不來,沒有競爭力,工業化就會在外國商品沖擊下,就會成長不起來而夭折
于是,基于保護本國工業化訴求的貿易保護政策,就至關重要,沒有保護本國的脆弱工業,遇見像英國那樣的最強大工業化國家競爭的時候,結果顯而易見的。會被打擊潰不成軍,國內市場將會被人家占領。
因此大家看到的一樣,英國這幾十年來在保護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進取的在海外擴充市場,歐洲大陸、北美,印度次大陸、奧斯曼帝國等都成為他們最大商品銷售地,甚至在20多年前還打開了遠東那個大國的貿易國門,為他們的工業品傾銷踏出了最重要的一步,這就是英國工業化最先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