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各國雖然心疼,但是不得不承認,該發明的出現,讓所有的同類產品都完了,就跟遠東的火石也叫火鐮一樣,頓時被荷蘭威廉火藥公司和瑞典諾貝爾公司實行的壟斷傾銷完全占領了全球的市場。
據我們的的統計數據,1867年前面的9個月,全球賣出的火柴就超過了120萬英鎊銷售額,而且,單單是目前的下的訂單中,未來1年就有超過200萬英鎊,我們預計明年的1868年,該聯合公司的營業額將會超過1000萬英鎊,而且未來隨著市場的的擴大會持續增多。”
威廉四世問“工廠設在哪里”
這很重要,畢竟這是歐美首家大型聯合公司,工人的分配,利潤的分配等都是非常關切的。
韋姆科特道“歐洲,荷蘭的鹿特丹為全球最大的工廠,供應著西歐和南歐和北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主要制造供應北歐包括沙俄帝國和普魯士等中歐,而我們在遠東的悉尼創建了最大的制造成,供應者遠東地區,南美洲,則在荷蘭領地蘇里南建造了大型制造工廠”
威廉四世“就業人口”
工業大臣韋姆科特如數家珍的道“瑞典3000人,而我們超過7000人,其中遠東的悉尼廠就占據了4000人,主要是那個古老大國使用率多”
威廉四世點了點頭,看著手中的報告,悲喜相加。
一方面是自己前世的祖國被各國開始用先進的產品,慢慢的攻陷他們傳統的手工作坊行業而難受,
一方面,又為在他的帶領下,荷蘭在經濟領域的強勢地位而感到高興。自己卻是成為了前世眼中的列強主導者之一。
不過隨后就釋然了。
就算荷蘭不做,也有別的國家會做這是,而且這火柴的進口,也是利國利民的事,畢竟如果不好用和價格低廉,那么就不會進口那么多了,適者生存,說的即是這個。
工業大臣韋姆科特又帶著興奮的語氣道
“我們另外一個在遠東最大的銷售品,是針,針對那個國家來說,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用品,他們舊式土針制造的方式是,需要把鐵絲磨細、銼尖,然后再給一個個的鉆針眼,這樣的土針針桿粗,針尖鈍,而且柔軟易曲,不耐磨損。
而從我們歐美輸入的機制洋針,鐵桿細,光滑而堅硬,針尖銳利,縫制起衣物來遠比土針好用。
我們這邊的針最初價格雖然高于土針,但是在1860年那個古老大國國門大開以后,西方的針價格就大跌,每一百根西方進口針僅銷售2分五厘錢,比他們土針便宜多了,1861年西方進口針進口為207億枚。隨后幾年速度倍增,到了1865進口為857枚,甚至今年1867年已經達到了1958億枚,完全打垮了土針制造。”
在做的人聽到這些數據,都十分震驚的看著他。
19億以上近20億枚
這數據是多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