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四世奧匈帝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就在昨天有個表態,大家可以看看今早的奧地利皇冠報上有關報道,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陛下甚至直接用英文詞語叫做shaky,我們荷蘭方言可以直接理解為不牢靠,晃來晃去的,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嘲諷的點了意大利這個對手的名,可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對意大利不滿。
另一方面,意大利每次在英法兩國的出訪時,都會夾帶私貨要求兩國國王和政府高層都贊同威尼斯屬于意大利的做法,顯然惹怒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這時候譏諷,很多人倒是覺得在預料之中。
歐洲時報那您覺得意大利和法蘭西、英國之間的這種關系的變化對荷蘭意味著什么
威廉四世我覺得挺好的,如果意大利真的能夠左右逢源政策老路,說明意大利做出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戰略選擇,因為某種意義上講,意大利、英國、法蘭西也是也是一個大三角關系,中東歐之前的沙俄、普魯士、奧地利一樣。
又或者是歐洲目前最大的三角英法俄一樣。或者歐洲宗教三角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一樣。
這些鐵三角都十分具備分量,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實力都比意大利強,他是地中海三角里面相對多弱的一邊。所以這時候意大利采取兩邊都逢迎的政策,我覺得從地緣政治的策略來講,這是一個最優的策略。
歐洲時報意大利王國跟奧斯曼帝國是不是一樣
威廉四世奧斯曼帝國就不一樣,在一個毗鄰的大國和一個域外的大國之間,選擇去依靠域外的大國,跟大英帝國成立同盟,意圖打擊沙俄帝國的實力,最后吧毗鄰的的大國沙俄帝國熱火了,兩國大戰,最后自己國內生靈涂炭,域外大國卻是安然無事。
所以這是一種不太明智的地緣政治的選擇,普魯士這種國家就很聰明,對吧
意大利跟沙俄帝國關系很好,跟大英帝國的關系更是好到王室聯姻,跟法蘭西帝國也相安無事,制霸火力對準奧地利帝國,最終能成功了。
四面逢迎,從各方面都能夠獲得經濟利益和政治支持,它打通了北歐的鐵礦石購買之路加速自己的工業發展路程,把工業品賣往沙俄帝國和北歐,同時又跟法蘭西帝國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盡管跟英國聯姻,但卻跟英國若即若離,防止被英國滲透,按說大英帝國應該不高興,但是人家普魯士跟英國的關系處得很好,這才是聰明的國家,我覺得歐洲各國國王和首相們的決策能力、戰略思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