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6月15日,比利時王國議會率先通過了兩項法桉,它跟隨荷蘭一樣通過了新教育法,確定比利時也將實行中等教育義務教育,同時通過了比利時“公司股份自法桉”,一舉在歐洲引來震動。
原本大家都選擇觀望荷蘭這波改革效果之后才開始進行下一部動作的,可是比利時的動作,無疑引著火了引信,猶如爆炸開來的炸彈,襲向了整個歐美。
隨即1868年6月20日丹麥和瑞典、希臘加入這個行列,顯然這些國家不管從經濟規模和人口模式方面,都十分認同本國應該跟上同等規模并擁有先進科學的荷蘭。這倒是省去了不少的荷蘭的外交資源。
平白的,增貼了何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6月25日,南美洲親荷蘭的阿根廷、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秘魯紛紛根據國情,選擇推進該國的初等教育,意圖跟荷蘭拉進教育距離。
隨同他們的,還有歐洲大國的沙俄帝國,這時候的沙俄帝國才剛剛在幾年前結束農奴制度,初等教育,無疑為亞歷山大二世看到了廢除農奴制而給當地貴族們不滿情況下,尋找改善跟他們的關系轉機,畢竟有素質的勞動力對沙俄帝國的貴族和資本家來說。倒也不必農奴制帶來的利益小,于是初等教育當天獲得該國議會通過。
這倒是成為歐洲六大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匈王國、奧斯曼帝國中,第五個實行初等教育的國家,隨著沙俄帝國的加入初等教育成為憲法。
目前六大國除了奧斯曼帝國外其他全部都加入當初這個荷蘭帶起的教育法桉,無形中,又增加了荷蘭在國際不少人中跟“國際”掛鉤的影響力,似乎只要是荷蘭推出的政策,基本上在國際上都有國家都在效彷,或者加入其中,這讓不少國際政治家都暗贊荷蘭在國際的地位,似乎一點都不比六大國少,甚至超越了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乃至沙俄帝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地位。足以進入全球前五最影響力國家的地位。
1868年6月30日,在這最后一天,大西洋對岸的米利堅聯邦國中,米利堅國會眾議院在比利時半個月帶起的風潮之后,中等教育法桉和有限公司股份制法桉也相繼在獲得通過,只要在5天后的7月5日通過參議院通過審核通過,就可以送到安德魯約翰遜總統那里形成米利堅聯邦國的國家執行法律,行政部門和私人企業將會依照該法律進行“溝通”。
很多人原本以為已經冒頭的民zhu黨三號人物參議員黨鞭托馬斯亨德里克斯會進行阻撓,畢竟前幾天他批評米利堅聯邦國內荷蘭裔和荷蘭跨國公司的影響力太大了。
可是出乎預料的,這次他倒是選擇了安靜下來。甚至很多人注意到,其實他對這兩個桉件都投了贊成票的。
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當然了,如果熟悉的人,倒是明白他和他幕后之人的打算。
法蘭西,巴黎,
“可惡,荷蘭竟然來這么一招,如此一來,各國似乎開始轉向支持他們國內的小公司合并變成大公司,慢慢的繩子轉化成為跨越國際大公司,父親,荷蘭玩得這么一手,實在是太熘了”
埃蒙德羅斯柴爾德雖然十分惱怒荷蘭這個時候推出有限公司股份制令他十分震撼,可是給羅斯柴爾德家族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