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對英國的武器需要依賴很大,作為奧斯曼帝國的地理位置注定了那里會成為四戰之地,防衛的范圍廣闊。作為武器需求量極大的國家基于安全元素多元化,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砍斷跟英國的交易武器往來。
奧斯曼帝國從英國進口武器,不僅基于自身久用英國武器的現實,也揭露了奧斯曼帝國不愿得罪英國的大戰略。
而英國雖然對奧斯曼帝國的態度是強勢施壓,但是英國也需要奧斯曼帝國的用處太多,甚至比起奧斯曼帝國需要英國還要多。
其實在認真說起來,這整個歐洲,目前除了沙俄帝國跟奧斯曼帝國交惡之外,其實其他國家都在同奧斯曼帝國保持不錯的溝通。
顯然處于歐洲邊緣地帶的奧斯曼帝國,對歐洲各國的威脅,沒有急于擴張的沙俄帝國那么急迫,而且,甚至各國心里,都或多或少贊同英國的做法防堵沙俄南下印度洋和地中海,避免沙俄帝國在成為陸上超強之后,還在海上崛起。
奧斯曼帝國的底氣何來
利益是首要考慮。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裝備主要來自于大英帝國,因此國家安全已經離不開大英帝國。在此情勢下,如果對英國徹底翻臉強硬,譴責并完全和沙俄帝國友好,等于自毀長城畢竟再也無法得到英國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看看奧斯曼帝國周邊,克里特島上大英帝國地中海艦隊和蘇尹士運河埃及處的英國就不會輕易放過威脅奧斯曼帝國,更何況東方的次印度大陸已經落入英國手中,那里據說英軍也雄厚。
因此,奧斯曼帝國對英國表態自立的強硬容易,但會傷及奧斯曼帝國的國防根基。動搖國家安全基礎,基于奧斯曼帝國的安全基礎,基于本國的安全考慮,奧斯曼帝國自然不會認真的惹怒英國,甚至反目成仇。
被英國乃至西歐其他國家示威中京伙伴、具有共同遏制沙俄帝國南下涉海戰略意義的奧斯曼帝國,維持了和英國的傳統關系,也繼續和西歐各國存在頻繁的外交往來,才是奧斯曼帝國的目前最佳的戰略,同時適當的改善跟沙俄帝國的關系,可以讓奧斯曼帝國有了回轉轉圜余地,不止于徹底的掛在英國這棵大樹上吊死。
近期訪問奧斯曼帝國的英國外交大臣羅素,還有法蘭西帝國外交大臣埃德蒙呂以及奧匈帝國外交大臣雷希貝格都已經表明了這些國家愿意繼續跟奧斯曼帝國交往穩住關系。
甚至拿破侖三世以及威廉一世還寫親筆信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蘇丹,表示了他們對奧斯曼帝國保持友誼的態度。
有趣的是,即是不少國家就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簽約結束戰爭的行為輪番轟炸勸說和威脅,還是給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蘇丹還給打了回去,不得不說,奧斯曼帝國的這位國王很有外教指揮,讓英國和不少西歐國家感到頭疼。
看似這次俄奧戰爭,奧斯曼帝國似乎丟失亮度成為這場戰爭危機ide最大輸家,但是如果這次外交成功的話,或許奧斯曼帝國確實因此擺脫以往被孤立于歐洲大國決策圈之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