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這個年代的荷蘭遠東地區的主要工業,都集中在重要的幾個地區,
其中,因為政治和地理等因素的原因,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主要地區分為蘇門答臘島南部“巨港丹絨加蘭”,重點是棕櫚油,稻谷。
“爪哇島的雅加達三寶壟日惹泗水”,主要東南亞的輕工業商業貿易周轉中心。
蘇拉威西島的“烏戎潘當”主要為見不得光的地下貿易,因為那里靠近海盜盛行的蘇祿海。
新幾內亞島北部的環伯勞灣工業地帶“法克法克巴博瓦xi安塔羅夫韋爾薩爾”,荷蘭東印度公司武器帶動軍工業產業鏈工廠。
新幾內亞島南部的環巴布亞灣工業帶的“達魯基科里凱里馬貝雷納莫爾茨比港以及所羅門海環海地帶。”主要進行海產類加工工廠。
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部“墨爾本堪培拉悉尼”組成的最重要的遠東政治中心外,還是遠東的工業、資本、科技、金融中心地帶。
這里如今是荷蘭最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也是僅次于本土的阿姆斯特丹外最大的金融和資本中心,這里的重工業發展規模超過了本土,輕工業也早已經超越本土。
以阿德來德為中心的南澳大利亞省的環斯潘塞灣軍工業帶,主要以遠東武器公司為主的產業鏈為主,這里是荷蘭四大造船中心之一,規模僅次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新幾內亞島伯勞灣內的莫丹市。
跟莫丹市似乎有后來者居上,超越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趨勢。
另外西澳大利亞的珀斯帶起的鐵礦礦產組成鋼鐵工業和黃金工業地帶,北澳大利亞省首府達爾文帶動的鐵礦豐富造就的鋼鐵工業帶、布魯斯班和羅克漢普頓組成的農業產業帶和煤礦產業帶。
以上這幾個工業帶都建立了有色金屬鍛造工業。
毫無疑問,在荷蘭的遠東地區的工業革命,除了北部的荷屬東印度群島和新幾內亞島已經被荷蘭經營多年外,澳大利亞大陸因為才被荷蘭管理7年,也算是剛剛起步,現在還是剛剛投產幾年而已,但由于荷蘭政府的大規模資本和人力支持下,發展的有聲有色,建設大潮更是搞得風生水起,所以展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不少包括荷蘭本土在內的歐洲移民到來后都被這里的繁榮發展進度給驚呆,之后更是完全的投入建設大潮中,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毫無疑問,相比較于歐洲,這里對不少背井離鄉之人來說絕對就是天堂級別的存在,這里也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歸屬。
所以他們都很快的把自己融入了當地,成為其中一員。
所以,這些人都不允許有人破壞他們來之不易的安定的繁榮生活。
但是,在1868年9月11日,當澳大利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和新幾內亞島等本地報紙,還有本土的大報紛紛報道有關英國和法蘭西帝國竟然有史以來派出艦隊來到他們的新家園游伐的時候,不少人憤怒了。
就算是不少的法裔和英裔都加入了憤怒的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