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2月19日晚上,英國在同一區域的艦隊雖然極力阻撓和威脅,但是在避免跟荷蘭發生海上直接海戰的原因,最后一刻,荷蘭艦隊終于荷蘭眾議院議長亨廷頓組成的議員團隊在荷蘭鹿特丹號戰列艦組成的艦隊護送下,正式在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希洪登陸。
隨著消息傳出,歐洲震動。
而英法西荷四國海軍目前還在該區域徘回,顯然,都在觀望亨廷頓登陸西班牙后的表態,之后在接到各國國內命令后在進行下一部動作。
與此同時,瑞典司法首相老路易斯伯爵訪問荷蘭阿姆斯特丹,明確對方公布,“瑞典贊同荷蘭的外交立場,不認為亨廷頓對西班牙的訪問對英國造成任何的傷害,因為這符合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常出訪活動。我不認為亨廷頓議長的出訪有何問題,因為這位偉大的荷蘭議長去年也訪問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我們在瑞典眾議院熱情的歡迎了他,他是一個非常偉大政治家”
同日,西班牙政府對亨廷頓舉行歡迎儀式,西班牙眾議長胡利安親自到希洪港口迎接亨廷頓,兩人當晚就舉行了會談,不過會談卻是無人得知其中的內容,這不免令人產生了許多的猜測。
另外,法蘭西帝國似乎受到刺激,在遠東的暹羅帝國柬埔寨地區發動了更加勐烈的攻擊,目前柬埔寨地區超過三分之二的領土已經落入法國的手中。
而暹羅王國北部的老撾地區也因為法國在北越方向向西進攻,老撾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領土被法國侵占,這讓人感覺到法國似乎越來越朝著勝利的方向加快前進,似乎天枰越來越壓向了法蘭西帝國。
“我們強烈譴責英國在支持暹羅王國問題上遲疑不定,最近這幾個月英國的立場產生了倒退,不再從馬來半島上對暹羅王國進行剛開始那強有力的支持,這讓我們十分失望,顯然英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在人道主義問題上似乎倒退了,這對一個天天喊著平衡戰術是為了世界和平和歐洲和平的大國來說是一種侮辱,我們呼吁英國站在歷史隊的一面,而不是相反。
國際紅十字會堅定支持受害者國家暹羅王國的救援工作,,我們收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資金支持,維持組織的運轉,救死扶傷,再次,我們也呼吁拿破侖三世停止侵略他國的行徑,因為遠東這里流行一句話,叫做今日的因,明日的果。法蘭西帝國今天強加于人的侵略,按照佛教的說話遲早會降臨到自身身上。”
國際紅十字協會首任總干事巴拉迪道“和平來之不易,希望拿破侖三世為之珍惜”。
遠在柏林的俾斯麥等普魯士王國高層臉色為之變得古怪了,當聽到巴拉迪的呼吁后為之一變。
俾斯麥在這種情況下,接受了來自歐洲時報的采訪。
最后俾斯麥在一次被記者問道該問題的時候,更是在被問及對巴拉迪說法有什么評價的時候,他只能夠意味深長的道“這位國際紅十字會講話很傳神,普魯士十分感興趣,但說真的,他講的倒是引發了不少普魯士人的認同,我們普魯士也認為法國人在遠東的做法有些過分,不過我們不會對法國進行經濟制裁,不會和荷蘭一樣,因為我們是大國,大國在做事方式上,我們需要顧全普魯士的國家利益,而不是一世心急口快。”
記者“”
俾斯麥“不過,我們倒是對荷蘭眾議長亨廷頓訪問西班牙一事十分感興趣”
記者“首相閣下對此有何見解”
俾斯麥“我認為我的觀點和瑞典首相老路易斯伯爵差不多,我們不認為荷蘭的舉動是對英國的一種冒犯,因為目前看來,亨廷頓沒有做出對英國利益損害的事情,當然,如果有,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