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四世說法,向工業大臣韋姆科特道“另外,關稅問題也是荷蘭的一大問題,目前我收到有關西班牙和米國那邊的情報,在米國和西班牙除了進行理論分析的經濟學家,幾乎沒有人支持降低關稅,商人們認為高關稅有利于阻擋海外產品的競爭,工人們則確信關稅保護了工業,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避免廉價勞動力才能夠土著或者周邊的窮國進入該國拉低他們的工資水平,甚至就連這兩國的農民也支持關稅保護政策,因為農產品市場根本沒有太多的海外競爭力,至少面對荷蘭的農產品時是落下風的,因此,未來荷蘭跟各國的關稅談判上,有一場硬仗要打,在這一點上工業部和外交部和工商部等都需要配合好”
事實上,隨著荷蘭技術的發展,許多行業不再需要高關稅來與海外的競爭,關稅其實已經成為一個從經濟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
作為新興強國的米利堅聯邦國也是如此,共和黨表面上認可關稅改革,在真正需要提交改革方桉進行討論的時候,卻暗自與其他代表進行交易投票,將自己的行業設為最高關稅,每當民主黨領導試圖提出降低關稅的時候,來自紐約、賓夕法尼亞等工業州的民主黨議員便站出來站在共和黨一方,因此,沒有人真正的關注實際的公眾需求和國家利益,所有的關稅改革議會到最后都變成了政治家互相游說,勾心斗角而已。
不止在米利堅聯邦國,在西班牙、墨西哥等也是如此,在荷蘭更合適各大財團和資本家的財閥戰爭斗爭最激烈的存在。
樞密院之內,不少官員都是各大財團的代表,荷蘭作為全世界最早以東印度公司為主體掌控整個荷蘭等內政外交軍事政治的國家幾個世紀,甚至當時還成為世界級的強國,在這一方面可是經驗豐富的。
之前他的曾祖父威廉一世主要靠的是拿騷家族的財力和物力以及人脈,因此成為荷蘭掌控者。之后他的祖父威廉二世靠著聯姻沙俄帝國得到了政治支持,就算如此,也是在曾祖父被迫出利時之后才得到英國的支持。
可以說,拿騷家族可以說掌控荷蘭其實并不是很嚴謹。
到了他的父親威廉三世的時候,比利時在英國的支持下更是讓荷蘭被壓過一頭,這時候荷蘭不少人甚至認為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一世比他父親威廉三世更適合管理荷蘭,不過這只是少數。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威廉獲得了新生,重生的他第一時間就是加大了對荷蘭財團的掌控,為此,威廉在王儲期間更是化身為王國最大的財團掌控者,他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大的股東和董事長。
為了避免一家獨大,以及王室過度依賴荷蘭東印度公司內部架構那些古老本土家族,威廉一手另外從1857年開始建立創建了荷蘭遠東武武器公司,在武器方面已經可以跟荷蘭東印度公司武器部門比肩了,成為荷蘭以此為跳板,從1866年開始創立了包括科技工業方面的全方位的發展,可以說,荷蘭遠東集團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組成荷蘭領先世界級別的財團雙子星。
或許如果要在后世比較,只有韓國的三星財團和瑞典的瓦倫堡財團才可以比較,甚至不要懷疑,威廉甚至懷疑這些人的偶像正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718世紀那樣以商治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