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嚴肅的表示,“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荷蘭的阿拉斯加半島上面印第安人也不少,他希望英國的事態能夠和平下去,那樣防止阿拉斯加半島也受到波及。”
他還表示,荷蘭還希望上緬甸和英國能夠坐下來談判,不過這個提議被羅素當面否定了,只表示目前英國的情緒難以做到這一點。
羅素說,“當前歐洲大陸自維也納會議和平了幾十年后重燃戰火,歐洲的和平發展受到嚴重沖擊,英國和荷蘭都不愿在歐洲發生戰爭,英國希望荷蘭能夠理解的英國國民的情緒,英國也希望荷蘭能夠對法國參與英緬戰爭進行制止。”
海斯貝特馮和羅素看似毫無章法的對話,卻是讓彼此知道對方立場和底線,為英國和荷蘭接下來的談判攤開了協議或者聯合公報上內容尋找共同點。
英國上個月揮軍入上緬甸后,在遠東擁有龐大領土且鄰近那里的荷蘭就一直擔心戰爭的擴散,海斯貝特馮會面時強調,緬甸危機呈現出長期化、復雜化的趨勢,這是荷蘭包括英國人在內的世人所不愿看到的。
羅素對此不否認也不認可。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王宮內。
“兩人的會面看似英國外交大臣羅素為英國加入海牙國際法庭組織而來,實則,英國這是在對歐洲各國宣告英國將會對法國的一種全歐式的“控告”。
顯然,英國這是在對法國國際形象的一種打壓、破壞。原本英國對上緬甸的入侵失去了道德,現在確實硬把法國拉進來成為背黑鍋的對象。
而法國似乎毫無還手之力,可見,拿破侖三世和法國政府的外交是多么的差勁。”
威廉四世在聽完海斯貝特馮細無巨細的匯報了兩人會面的過程后,向托爾貝克嘲諷道“英國果然滑不熘秋”
托爾貝克也十分驚嘆英國的大手筆,道:“英國政府和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現在是不得不這么做,甚至為了把法國做實英國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不只是迪斯雷利首相大內宣,還讓羅素外交大臣大外宣,維多利亞女王這招可謂是令人驚艷啊,這兩人不同的黨派,一起出動就讓兩黨都必須出力處理,而自己隱藏在其后,最后有沒有效果自己都已經保全起來了,顯然迪斯累利和羅素都知道女王的想法”
威廉四世點頭道“但兩人還是得乖乖的遵守,不是嗎”
點頭認同后,托爾貝克轉而問道“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陛下,普魯士的野心如此大,我們這么幫助普魯士,會不會對荷蘭來說太危險了”
雖然一切都在隨著威廉四世的算計前進,可是越是知道普魯士實力的托爾貝克,就對普魯士越使警惕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