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不知道的是,荷蘭這時候靠攏普魯士,那是因為我提前直到普魯士會完勝,荷蘭投資回報率百分百,這或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杰。
或許俾斯麥那家伙會認為荷蘭的投資只是為了得到巴林群島和東阿曼,其實他那里知道,我的目標其實放在了英國。
荷蘭靠近德國的做法,會讓英國更加惶恐,以英國辦大事又惜身的做法,或許為了削弱普魯士和荷蘭聯盟,到時候德意志帝國成立后會對荷蘭進行拉攏,到時候,我倒是好對新西蘭進行討要,那時候英倫三島受到德意志帝國的威脅和遠東荷蘭拿下新西蘭群島后對英國在遠東利益的威脅,孰輕孰重,想來維多利亞女王會分個清楚的。”
新西蘭落入荷蘭的手中,荷蘭才真的把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完全掌握最大的影響力。
普魯士打敗法國取而代之銳變德意志帝國成為中西歐新歐陸霸主,歐洲會因此迎來幾十年的和平器,因此,這次或許是未來幾十年之內荷蘭拿到新西蘭最后機會,錯過了,就必須得等40多年后的一戰了。而在那之前的這幾十年,荷蘭的安保將會繼續受到英國的制約。
所以,無論如何,新西蘭必須在這兩年內落入荷蘭手中。
“英國和上緬甸在緬甸的戰爭是第一個機會英國制約普魯士而拉攏荷蘭或許是第二個機會。
除了以上兩個,還需要創造第三個、第四個機會來進行更多備用計劃。”
威廉四世突然想到了什么,驚喜道“或許,前世早已被林肯統一的北美南部的米利堅聯盟國,也是荷脅迫英國讓出新西蘭的機會。”
1869年7月12日,正當世界關注英緬戰爭和英法外交角力的時候,原本已經被人遺忘的北美印第安人權利索求問題,北美英國人削權和索權的問題卻是再一次被擺上了眾人面前,不過這次削權的人是米利堅聯盟的英裔高層。
而這受人關注的地點卻是來自北美原米國南方米利堅聯盟國的首都里士滿眾議院中。
原來,從1861年開始分裂的米國南方的米利堅聯盟國,在看到加拿大英國政府對印第安人無情的政策雖然被國際譴責,但是最后只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
于是南方的米利堅聯盟國接替開國總統戴維斯的新總統羅伯特李盟友兼眾議院議長卡特,卻是以其強勢風格,一改戴維斯時期跟隨北方美利堅聯邦國那樣給與了土著和黑人選舉權,竟然在7月12日這一天在南方首都里士滿的國會上,要求其所在的米利堅聯盟國南方民主黨所在的州剝奪黑人的選舉權,或者提議把一些州的投票地點設立在遠離黑人居住區的地方,又或者用假票代替真選票,甚至采取暴力恐嚇等下作手段使得黑人無法正常投票。
對此,總統羅伯特李公開表示支持眾議長卡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