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首相府的荷蘭大使尼古拉斯.皮爾森和奧托.馮.俾斯麥討論有關未來普魯士在攤牌向丹麥用兵,荷蘭將會進行從旁輔助,但荷蘭將會從丹麥身上獲得相應的好處而達成協議后,尼古拉斯.皮爾森就拿著急匆匆臨時協議離開了俾斯麥的首相府。
晚上21點,獨留下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叫的俾斯麥。
不過現在的俾斯麥卻無暇顧及,因為他眉頭緊皺,有些想不通,為什么荷蘭竟然在這時候冒出來,而且還敢堂而皇之的,想要聯合普魯士,進行多項合作,其中令他震動的,就是有關普魯是要向丹麥開刀的一事,這可是機密無比的計劃,目前就只限于他和威廉一世以及毛奇總參謀長獲知。
不對,還有腓特烈王儲,他們荷蘭如何知道?
一想到這個王儲,俾斯麥眉頭發皺了。
自從在1858年內娶回了維多利亞公主后,腓特烈王儲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王儲了,他竟然大力支持維多利亞公主帶來的政治理念,這對夫妻都希望普魯士能夠成為像大英帝國那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哼,俾斯麥一想到這里就不由的為腓特烈王儲被妻子洗腦就感到不滿。
也不想想普魯士是什么情況,大英帝國環境又是怎么個情況,英國一個海島國,周邊由于霸主級別的大英海軍存在,沒有威脅。
但是普魯士不同,奧地利和沙俄這兩個普魯士強大的盟友都還不是君主立憲制,法蘭西更是前不久才剛剛復辟成功成為法蘭西第二帝國,拿破侖三世也是過了十幾年后,才在去年展開君主立憲制。
普魯士如果實施了,那跟盟國的沙俄以及奧地利體制之間就存在著代溝,別小瞧它,絕對是引起盟友間猜忌的不小問題。
因此,維多利亞公主由于政治觀點和她的英國人出身,她遭到了王室霍亨索倫家族成員以及柏林宮廷官場的排斥。
特別是俾斯麥認為妨礙了他早已計劃好的聯俄緩奧的政策,因此他跟維多利亞之間的分歧愈深。
俾斯麥沉思:“荷蘭如今敢這樣,無非是來新國王威廉四世上個月繼承了威廉三世的王位,新國王總是意志風發,想要大干一場,那么,我正好可利用這位新國王的這一點,仔細謀算才行,爭取為普魯士更多的好處。”
他一想到剛才那個年輕外交家竟然向他索要荷蘭支持普魯士攻打丹麥那一塊領土的好處,卻是有些心疼。
不過一想到普魯士為此而獲得道義支持以及實實在在的領土好處的好處的時候,卻是收起了那份疼痛。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現在給他荷蘭的,就跟當初英國給他們的尼德蘭一樣,遲早普魯士要雙倍收回來,就先暫時寄存在荷蘭那里吧!
俾斯麥睨視的看著臨時計劃盟約書,有些無奈的叫仆人拿上餐點,匆匆忙忙的將就吃了后,再次趕赴柏林王宮,因為在那里,應該威廉一世和毛奇總參謀長已經在等候他了信息了吧!
在柏林俾斯麥跟皮爾森偷偷的完成了一份對未來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時候,俾斯麥前往柏林王宮稟報有關事宜的時候,在阿姆斯特丹荷蘭王宮,威廉四世也正在也在聽著有關該秘密協約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