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約翰.塔普爾才道:“荷蘭王位的轉換太快,就連我也沒有反應過來,威廉三世此人一向以野心大能力小著稱,被托爾貝克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的雄心壯志毀于他手,因此當托爾貝克再次當選,他心灰意冷下,直接離開荷蘭前往盧森堡。”
“女王陛下,歐洲局勢詭異,荷蘭地理位置重要性自然不用我說女王也知道,一個比利時王國單只眼睛不夠,我們應該再把荷蘭加入到我們陣營中,形成雙眼,那樣才正常點,更加規范性”
“可是子爵閣下,那不覺得那樣一來,我們很可能會一個弄不好,就會落入歐洲內部爭斗的泥潭中,難以自拔?”
“說起來,比利時和荷蘭之間也有矛盾,我就怕雙眼自己跟自己先打起來了”
亨利.約翰.塔普爾雙眸露出精光,道:“這就是我要說的,陛下,荷蘭最近發展迅速,特別是經濟上,原本發達的金融業又開始復燃了,當初阿姆斯特丹的歐洲金融之都無人敢質疑,荷蘭就是金融立國,郁金香的傳說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但是這個金融之都的地位自從上個世紀末期經過四次荷英大戰后,荷蘭的落敗后,簽下了諸多我們設定的條約,特別是原本我們向阿姆斯特丹借到的巨款債務,被我們逼迫對方以廉價方式歸還后,阿姆斯特丹金融震蕩,最終衰敗,被我們倫敦趁機崛起,取而代之。
幾十年來阿姆斯特丹都是僅僅排在歐洲第三位,次于倫敦和巴黎,服務對象也只是沙俄帝國和波羅的海周邊國家。
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普魯士王國的崛起,工業發展迅速,阿姆斯特丹的金融融資已經開始慢慢的靠跨國擴散,增加了影響力,這讓巴黎感受到了威脅,但我們的倫敦又何嘗不是,因此,我覺得,我們可以聯姻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收割了荷蘭的韭菜,助力倫敦金融地位更上一層樓,更加的走出只服務大英帝國龐大的工業,走向徹底的國際化,那時候,才是我們大英帝國外交施加影響國家影響力的時候。
徹底的完成我們對外政策的延伸,而不是現在單一的,僅僅靠炮艦外交。”
隨著越聽,維多利亞女王的心越沉,因為就連她也不得不承認,帕默斯頓子爵拋出的這個誘餌太大了,大到她都心動了,不愿拒絕。
大英帝國最喜歡干的也最擅長干的,就是:掠奪別人的,成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