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那邊是什么反應”
托爾貝特自從進來后就沒有說過話,沒有說話并不代表他不會思考,而且選擇讓他人說,他對自己工作很嚴謹,嚴格遵守自己工作業務范圍,而他的工作即是執行陛下下達的任務,幫助陛下處理國家事務。
“法蘭西那邊現在還是沉默,沒有發布任何的公告”
“普魯士、大英帝國以及奧地利呢?”
“到現在為止,這些國家要么是沉默,要么就是在商量著此事,所以截止目前還是沒有任何的公告出現”
“哦?”蠻詭異的,威廉四世當然知道這是為什么,其實早在1815年維也納和會進行開始到現在,比利時就已經出現了多次荷語區和法語區之間的對抗,兩地人都十分不滿對方在國家的地位,荷語區占據人口和平原又靠海的優勢,在比利時里面占據著先天的優勢,人口超過一半更是注定了在比利時里面的主導地位。
而法語區占據的40%人口,雖然落后于對方,但是勝在面積占據了60%左右,而且最重要的是,法語區背靠大國法蘭西帝國,誰敢輕易得罪他們,因此,兩方在比利時這個新興國家內,雖然偶有爭斗,但是都是和平性的,而兩方人的共主利奧波德一世又是大英帝國推出來的人選,兩面都不好拒絕,因此布魯塞爾大區就成為三方為此這個局面的最佳中心。
不過也因此因而地大英帝國心里面總是有些不滿,因為利奧波德一世就喜歡跟維多利亞女王一樣搞平衡,三方相安無事也持續了30年,不過這次競選卻是出現了毀壞這個局面的危機,因為自由派已經當選了兩任首相這新一屆如果還是自由派的講荷蘭話之人擔任的話,那么對于講法語的法語區人來說,就是十分難堪的事情,畢竟就算你們人多,你們也不能夠完全霸占著那個首相位置不放啊。
你吃肉兩次也讓我喝湯一回吧!
托爾貝克知道該他說話了:
“這次法語區可謂是群情洶涌,一股必勝的欲望貫徹到了每個人身上。因此當荷語區的人跑到了南邊的埃諾省來宣傳支持自由派的時候,他們自然非常憤怒了,于是就有了后續的發展,最終釀成了惡略事件。
我猜測,法蘭西不是不想發,而是在等待自己尋找一個借口,來插手比利時內部的事情,畢竟最強大的維也納和會簽約方大英帝國可是比利時的保護者,這時候法蘭西突然沉默,顯然是給大英帝國一個面子而已。
但是拿破侖三世可不是吃虧的主,奧利維耶也是最恨大英帝國的人,陛下,看來我們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比利時馬上就要面臨巨大的壓力了”
威廉四世搖了搖頭,他道:“我們可不要小看利奧波德一世,此人可是一手建立了一個國家,雖然大家都稱這是帕特斯頓子爵的功勞,但是我們誰又知道,利奧波德一世在里面是不是有著我們不為人為的出謀劃策作用呢?
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作出準備的,甚至,我們需要更加鮮明的首先第一個站出來,才能夠帶動其他歸家的加入”
威廉四世有些贊賞的看著托爾貝克,道,“看來我們的二號暗棋也開始不甘寂寞了,竟然來這么一招,首相啊,你教導有方啊”
托爾貝克連道不敢。不過顯然聲音中出現了少許的滿意!
因為,他這個弟子確實干得不錯,沒給他丟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