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家國際上大火的報紙,威廉四世自明白其中如何的運作了,
要說這個世界上誰在媒體運作最會操作,他敢說第二,相信沒人會認為超過他奪得第一。
事實上,這家總部在盧森堡的《歐洲時報》,其實就是荷蘭皇家情報局的分中心。
說難聽點,也是一個情報消息處理地點。
比方說情報局在處理一些對國家不具備多大價值的消息時,可以通過它,來進行一些荷蘭需要引導的輿論方向的引導,以以此來改變它的焦點,使得荷蘭能夠獲得更加戰略機遇。
不說別的,最近就有關荷蘭在太平洋上的動作,就因為《歐洲時報》利用控制輿論方向,使得荷蘭除了剛開始受到部分國家的質疑外,其實都被這家報紙把眾人的目光轉移到別的焦點去了,近乎銷聲匿跡了。
比如說米國的南北內戰、比利時內部南北共同夾擊國王利奧波德一世控制的布魯塞爾熱議。
還有今天剛剛刊登出來,有關沙俄、荷蘭幫助米國,對峙英法西三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聞。
這些,都是在歐洲人不知不覺中,就淡忘了荷蘭在太平洋做下那些事。
就跟《阿姆斯特丹和平協會》全球防務安全報告一樣,每一期的出現,都會代表時間點、問題點、熱點對象、還有背景等,都是在荷蘭政府審核過后,才刊登出現在報紙上的。
“除了這民意上的,我們現在的經濟在歐洲的經濟體中.......”
.......
外交大臣海斯貝特.馮輪正在做著有關外交報告,講到了有關普魯士的的部分
道:“德意志邦聯在1848年名存實亡后,普魯士終于從它和奧地利同盟的困境中脫離開來,不再束縛與這個曾經的神圣同盟的陣營堡壘內。
特別是在1858年,大英帝國女王把維多利亞長公主嫁給普魯士王儲腓特烈后,緊接著普魯士在跟著后面的諸多問題,都不在以奧地利馬首是瞻后,這標志著普奧之間大哥與小弟的關系,普魯士厭惡了,它徹底的走出了上百年來的德意志邦聯這個舊籬笆。
而隨著俾斯麥的崛起成為普魯士首相,普魯士外交正式的進入由俾斯麥主導的左右逢源的大好局面中......”
(就跟做一幅畫,一張白紙上看似每一筆都是隨意的亂涂亂寫,很多人都對此剛開始不解甚至嘲諷。
但是當整幅圖完成后,大家都驚訝了,我想本文現在的狀態就是如此,有些書友覺得內容很散,似乎有些不太鏈接,其實它們又一根望不到的線牽引著,始終沒斷過。
還有就跟地圖荷蘭一樣,看似偏遠和跨地域太多,但反過來想,這何嘗不是一種機會,荷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