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說”威廉四世們沒說,首相托爾貝克卻是發話了。
他臉上露出了深思。
其他人也是如此。
“這六十萬人里面,法蘭西人3萬、普魯士人8萬、英國人2萬,薩丁王國人10萬、丹麥人4萬,瑞典人10萬,西班牙人8萬、葡萄牙人5萬,沙俄人5萬、荷蘭人3萬,其他不太詳細”
瓊勒爾隨著一個個數據的說出來,在場的人臉色都大變。
都是大國的人口,特別是聽到荷蘭人三萬的時候,都在臉色難堪。
盡管之前有過猜想,但是3萬人的移民,還是令他們發現了事態的嚴重。而且,這還是單單1810年之前的10年,那后面的了?
“原因呢”托爾貝克陰沉無比的問道,1810年到現在還有50年時間,以十年為單位,還有5次統計,他們都沒有信心的認為,后面的人口流失,會因此而改善。
是的,托爾貝克這一刻,這意味縱橫荷蘭政壇十幾二十年的老手,這一刻不再鎮定了。
“主因是因為歐洲發生了戰火,大家別忘了,當時是發生了什么戰爭”瓊勒爾的問題,反問得讓所有人都不由得陷入了那個年代的拿破侖王朝跟歐洲各國的戰爭中。
是了,是拿破侖一世的戰爭才導致歐洲人才流失的,這個答案,倒是令他們松了口氣,戰爭年代躲避到和平額米國,倒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素,誰不想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嘛。
“不過,1810年至1820年的人口流失,歐洲總共向米國移民了......”瓊勒爾突然頓住了,臉色大變。
“是多少”見此,不等托爾貝克問,農業大臣歐內.貝文率先問了出來。
瓊勒爾的臉色,說明了一個問題,難道,比60萬還要多?
威廉四世緘默了。
米國靠著歐洲19世紀初開始人口發展期了后世的米國奠定了最堅定的基礎,可以說就吸收其他歐洲國家的精英成長起來的,幾百年既定的人才計劃還是一樣一層不變,,后世更是變著法子去打壓別國,令別國精英覺得米國才是最終歸屬,投入米國懷抱,這就是米國人才最終的的目的手法。
荷蘭如果要擺脫人口限制,看來,只有學習米國的方法一途了。
(ps:今天各類票太少了,大家踴躍點支持啊。還有,下一章出大招,這個世界的地圖將會擴展了,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地圖畫面展開,特別是有關遠東的,特別是感謝之前一位書友在評論時的建議,我接納了他的意見,遠東不可能平白消失,因此,以另外一個國家來代替,這個國家的版圖更大,更強,甚至英法聯合艦隊在它手下吃了敗仗,劃定了兩方的地盤,這就是開端。
最后還是求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