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集權的荷蘭國王,跟一個被議會和憲法捆綁的荷蘭國王絕對不是兩個概念,只要懂得政治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就算不知道,也會明白,一會就會是用來制衡國王的,但是當這個議會改為王姓時候,那么,就表示,這個國王已經就是這個國家的一言九鼎之人。
國王金口一出,即成法令的地步!
維多利亞女王一愣。
當年這場歐洲大革ming風波,英國其實在躲過了之后,維多利亞女王和帕默斯頓卻是靈機一動,于是在背后推動了它的發展。
最終,它果然席卷整個歐洲,就連中等強國瑞典、葡萄牙、西班牙等強國也頂不住,最終只能夠下放權力給議會,以此平息此次風波。
法蘭西這個源頭,當時是沒有皇帝的共和國,小拿破侖還是該國的總統,但是小拿破侖最后1852年又復辟了,成了新的法蘭西帝國,使得各國王室破口大罵法蘭西的小拿破侖即現在的拿破侖三世害人不淺。
因此就算如拿破侖三世強勢,也只能夠最后答應了讓法蘭西成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連法蘭西都折腰了,小小的荷蘭,竟然還能夠堅持著?
維多利亞女王不解看向帕默斯頓,聽到著他的解釋與分析。
“據我們大使館的收集情報得到的最后分析結果,現在的荷蘭兩派,都已經徹底的向威廉四世效忠了,也就是說,現在荷蘭王國內,已經沒有了反對國王威廉四世的反對派”
“也就是說?”
“陛下,也就是說,荷蘭現在只要威廉四世作出對決定,一定能夠獲得荷蘭議會通過,并立即生效的那一種”
說完的帕默斯頓眼中透露著深深的忌憚,一個軍力不算差的荷蘭,本來就不會令歐洲各大國存在想要吞并對方的野心,更何況在各國基本上都存在立憲君主制的立法,議會的制衡之下,君臣制衡,使得各國的對外政策得不到很快的達成一致。
就連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雖然因為強勢的原因,她支持的政策,很多時候也能夠獲得通過,但是在涉及到改革內部事宜的時候,也同樣遇到老貴族和新商人階層的反復反對,也是頭疼不已。
特備是輝格黨和托利黨的兩黨爭端,更是快要變成了為反對而反對的地步。
使得女王對英國的兩黨制心存不滿。
事宜兩相對比,荷蘭威廉四世的權力獲得,給維多利亞女王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大了。
“不行,子爵閣下,不能夠容忍荷蘭再次在歐洲強大起來了”維多利亞女王堅決的道。
“但是陛下,現在歐洲各國的實力都隱藏的嚴嚴實實的,我們難以窺透,荷蘭這般動作,如果我們站在別的角度看,不失為一個好機會,讓我們可以借助荷蘭來發現全新的歐洲大陸,”
帕默斯頓嘆道:“可惜的是,威廉四世對我們太警惕了,我一定下手的機會倒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