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英帝國提供個比利時最新情報評估的的結果,法蘭西正在協助比利時南方法語區埃諾省蒙斯市建造本地軍隊,地點就在蒙斯市西南的卡爾尼翁鎮,因英國情報機構在當地發現正在身穿法蘭西提供的大批量各種法式槍械和軍裝,此乃法蘭西正規軍用來訓練和執行任務的軍需品,因為證據確鑿。
其實,比利時地區不但各方勢力傾軋,更是西歐大國博弈的場域,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后,英國和法國荷蘭甚至普魯士和奧地利等,都對當時屬于荷蘭王國的比利時公國就非常感興趣,
特別是該公國一直以來就是西歐中部沿海地區基督教中天主教和新教的銜接交匯處,以他來成為南北兩大教派的隔離緩沖帶,成為和荷蘭普魯士跟法蘭西奧地利等信仰的對抗最前線。
自從1815年成為荷蘭的領土后,直到1830年,荷蘭都在為該公國內部的歷史恩怨難解而頭疼,荷蘭本身就是新教占據絕對上風的國家,因此南部法語區當初也是迫于維也納協議以及剛剛拿破侖一世戰敗任人魚肉的局面,屈服于荷蘭的統治。
正是因為這樣,布魯塞爾這個中心點成為比利時最混亂的地方,而英國首相帕默斯頓這個初生之犢不怕虎之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平衡均勢外交哲理,合縱連橫,軟硬兼具的,最終整合幾方意見,讓當時的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首領的利奧波德成為比利時國王,并且利奧波德也是英國剛死去的女王儲的未婚夫,而且,他未婚妻去世后,繼承英國王位的維多利亞還是他的外甥女的原因。
導致英國和比利時的關心緊密。則更是有利于新建國的比利時牽制失去領土的荷蘭和野心勃勃的法蘭西。。
正是因為這層關系,比利時國內雖然人口分布以荷法連國人比較多,但是比利時國內的兩族人卻是不敢隨意挑釁比利時的王位,怕引來英國人的不滿。
而英國女王以往每年的都會定期派出王室成員到訪布魯塞爾,以此表明支持比利時的初心不變。
顯示威赫力。
就算是面對比利時有時候的強制執行國內打壓政策,英國政府也是高舉輕放,可見比利時對于英國而言,國家利益還是遠超了表面化的公平公正來得有說服力些。
但是長期以來,英國以防止比利時需要加強國家管制,是比利時更加的和平穩定為由,大量的售賣槍械給布魯塞爾,因此比利時國內法裔和荷裔都對布魯塞爾和英國的做法很是無奈。
而法蘭西和荷蘭以往也是不太愿意因此而得罪英國,選擇了裝作不知道,或者說視而不見。
可是,隨著這幾年比利時內部洶涌滂湃的局勢越演越烈,比利時內部兩大民族開始不甘于完全的受制布魯塞爾的壓迫式統治,因此心思開始活躍了。
各種協會接憧而來的建立,比如說荷蘭裔開始建立了荷語聯盟發展協會,這是一個用來協助荷蘭人在比利時的各種矛盾解決提供方案的,這幾年來成果顯著,在荷蘭裔圈子里面名聲頗響。
還有荷蘭比利時總商會,這是一個由比利時荷裔頂級商人建立的一個商業會所式聯盟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