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嬸你放心好了,我跟其他大夫不一樣,湯藥那東西過時了,我用的是藥面,大哥,去回去把我粉紅瓶子里面的那個藥面弄1錢出來。”杜雨暉說道
“就是前天咱們研磨的那個嗎”大哥問道
“恩就是他。”不一會杜雨柱就用紙包包了一小包那了過來。
“這自古以來就沒聽說過吃藥不都是喝湯藥嗎狗子你可別忽悠你三嬸啊”二嬸看了一眼說道其實后世的西藥不也是用的成分嗎并且直接裝入膠囊或者是做成片狀的,或者是糖漿等等,現在就是杜雨暉沒有材料,因為他在后世,他老媽就研究過,把中藥給研磨成面之后,然后把比例調和好了,其實跟西藥是一樣的,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杜雨暉現在看藥店,或者是當大夫的話,他用的中藥都是研磨了之后,變成粉面了,跟后世的西藥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外面的包裝,畢竟工藝做不到啊但是效果卻差別不是很大,還是中藥的效果,古代中藥之所以被熬成湯藥,也是想取里面的精華,并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老祖宗沒有其他太好的辦法,而接下來恩后世的人也都是照著學習,沒有改進,杜雨暉現在就算是改進了,多種中藥混合成面之后,直接用清水服用即可。
“三嬸,你別聽二嬸的,我要是啥都照搬別人的那就不是我了,這些藥面可不是讓你一次性都吃下去的,分三天一天兩次,你自己把藥量給均勻一下,每一次吃的時候,藥面放嘴里,然后用溫水送下,3天之后必然會好,這是最后期限,兩天就能好也差不多。”杜雨暉不敢保證,但是他知道一定能好所以才這樣說。
“行,我馬上就吃一點。”三嬸拿著一包藥面出去忙活了,不過眾人還是將信將疑,畢竟杜雨暉要是給三嬸熬中藥湯,那沒有任何的問題,現在你弄了一包不知道是什么的面子,這不符合這個時代人們的認知啊當然了杜雨暉高明就高明在這里,他配置阿膠的佩服也是如此,他買回來的草藥,都是研磨成藥面處理的,這跟普通的藥房是不一樣的,普通的藥房,里面打開裝藥的匣子,一般的學徒都能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對吧而杜雨暉這些東西呢研磨了之后,他還在每一種草藥面里面摻雜了一些只有保健作用,但是卻不會影響原來草藥藥性的東西,哪怕就是有一天,有人把他的瓶瓶罐罐都偷走了,你也很難知道他這瓶子里面裝的到底是什么單一草藥有單一的瓶子裝,混合的有混合的裝著,要不怎么說杜雨暉是人小鬼大呢基本上不會給任何人可乘之機的。
第二天老爹跟大哥去城里,拿著杜雨暉給的契約,很輕松的就把事情給辦了,回來的時候大哥還跟杜雨暉說,每一個掌柜的都是千恩萬謝的給自己跟老爹送出來的,杜雨暉知道這個年代基本上不會有人賒賬的,況且還是這么大的手筆,而兩天之后,三嬸的熱傷風算是提前半天好了,這晚上吃飯的時候,三嬸把杜雨暉也給夸了一遍,同時也讓眾人有點相信杜雨暉的醫術了,然后杜雨暉一家人就要趕赴了紹興府,他們要在七夕的時候來一次賭魚,順天賭坊對于這些傳統節日的把控,從恒運縣的冬至開始,就已經是深入骨髓了,但是在杜雨暉他們出發的前兩天,就聽到門外有人喊道
“大哥快出來,有人來找你。”
“三嬸的聲音老爹你去看看吧”杜雨暉一家人正在打點行裝的時候杜雨暉說道
“王掌柜的,今這是什么風把您老給吹來了。”老爹把人迎進了家門,杜雨暉一看來的是賣阿膠的王掌柜,他是基本上心里有數了,而梁氏馬上去沏茶,隨后杜雨暉也跟了出去說道
“娘一會要是這王掌柜的想要繼續賒賬的話,就按照原來的這個給2盒的錢拿走4盒,下次拿貨的時候把上一次的錢補上,然后還可以繼續這樣拿貨,讓他們有盼頭才好。”
“不能吧,這才幾天啊他就把4盒都賣了興許人家有別的事呢”梁氏還有所懷疑,茶水砌好后,梁氏跟杜雨暉端進屋里,就聽王掌柜的說道
“杜掌柜的,這是上次你賒賬給我的銀錢6兩。”王掌柜的說著把銀子遞給了老爹,老爹馬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