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東贊回道:“臣聽說了,唐軍已生擒雄骨,破了閣川驛,現正兵圍達木城。”
祿東贊說完,貢日貢贊和赤桑揚敦對視了一眼,嘆了口氣道:“就在方才送來的消息,唐軍已破了達木城,達木城上下兩萬余將士以身殉國。現在唐軍正在城中修整,只怕不日又將南下。”
達木城一破,邏些之北又失一處重鎮,本該是極為嚴峻的情況,但祿東贊聽著貢日貢贊的話,臉上卻沒有太多的訝異,顯然是對此戰的結果早有心理準備,也不覺著奇怪了。
祿東贊道:“閣川驛已失,藏南北門已經洞開,唐軍二十余萬主力兵圍達木城,達木城失守只是早晚的事情,達木城能守到今日,已經是不易了。”
達木城兩萬余人,據城而守,擋了李恪大半個月的時間,這對于祿東贊而言已經足夠驚喜了,祿東贊知道唐軍的情況,他也從沒指望一個達木城能夠擋得住唐軍南下的腳步。
貢日貢贊見祿東贊面色沒有太大的波動,心里反倒安穩了一些,對祿東贊問道:“都督是國中第一名將,戰功赫赫,就眼下困局,可有救我吐蕃的法子?”
對于絕大部分的吐蕃人而言,祿東贊是唯一一個能救吐蕃的人,貢日貢贊問完祿東贊,就連看向祿東贊的眼神里都多了幾分殷切的期盼。
不過祿東贊并未直接回貢日貢贊的話,而是先問道:“請問贊普,不知現在整個邏些內外,并周邊諸鎮,可以調用的將士還有多少。”
貢日貢贊回道:“自打唐軍破了閣川驛后,為了保住吐蕃社稷,我便下令自國中再行征兵,現在邏些內外有十萬精銳和十萬新軍可用,合計二十萬人馬。”
閣川驛一度是貢日貢贊倚仗的天塹,在閣川驛被破了,貢日貢贊就被破了膽氣,為了保住邏些,他下令在國都所在的伍如一帶強行征兵,短短近月的時間就得了新軍十萬。
十萬新軍再加上十萬老卒,合計二十萬人馬,且不論士卒戰力如何,至少在人數上能夠和唐軍一試高低了。
貢日貢贊不知道祿東贊為何上來就會這么問,但祿東贊既然這么做就必是有他的原因,貢日貢贊回了祿東贊的話,也不禁雙眼注視起了祿東贊,等著祿東贊的破敵之策。
祿東贊在貢日貢贊的注視中思索了片刻,回道:“邏些留下四萬精銳守城,余下十六萬人馬隨我前往白畢澤退敵,哪怕最后只是兩敗俱傷的一場慘勝,也能為我吐蕃搏回一線生機。”
祿東贊自象雄帶回來四萬精銳,若是再加上邏些的十六萬人馬,那就是二十萬大軍,在人數上已經不輸唐軍了。
若是祿東贊布置得當,仗著高原之利和自己對白畢澤一代地形的熟悉,未嘗沒有勝唐軍一籌的機會。
畢竟唐軍雖然名聲在外,但這是吐蕃,身為戰功赫赫的吐蕃第一名將,祿東贊也不是白給的,祿東贊雖然行事謹慎,但面對唐軍也有一戰的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