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問道:“真人既知何位,可知如何破之?”
袁天罡搖了搖頭道:“此乃神機,非人可能斷之,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聽了袁天罡的話,也不禁有些失望,對袁天罡問道:“難不成此事就別無他法了嗎?”
袁天罡回道:“天顯異象,東南或亂,然天機難測,任誰都不可全然看破,人力所能為者,無非防微杜漸而已”
袁天罡的話倒也中肯,更未指向何人,但這句看似尋常的話落在了有心人的耳中,卻聽了不一樣的味道,對于他們而言,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袁天罡話音剛落,便有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出列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李世民見狀,只當于志寧或有良策,于是道:“于卿何事?”
于志寧道:“異象之禍,應在東南,當主東南禍事,臣有三策奏于陛下,還望陛下聞之。”
李世民欣然道:“于卿但請直言。”
于志寧道:“東南大兇,無非天災**,若欲破之,當因事而論,故依臣看來,當有三策可行。其一,命朝中重臣為東南三道黜置使,親往巡查各道諸事,清政務,訪民聲,以絕**。”
命朝中重臣巡視地方,李世民本就有此意,而且此事無論關否天相,均于社稷有助,李世民自然應允。
“準。”李世民揮了揮手,對于志寧道。
聽得李世民已準其一,于志寧接著道:“其二,東南之患若為天災,臣以為當早備糧草,屯于州郡,以備不時之需。”
“準,今歲東南各州郡,可留兩成稅糧于地方府庫,以備不時之需。”東南本就為豐糧之地,自東南抽調稅賦屯糧并非難事,李世民也應了下來。
于志寧見得李世民已盡數應下一、二兩事,眼中卻絲毫不見輕松之色,反倒越發地緊張了,因為他此前一番話,為的都是這其三。
于志寧接著道:“其三,楚王殿下已然長成,依例自當就藩,之官揚州,揚州乃東南首要,若有楚王坐鎮,當可保東南半壁無虞。”
于志寧官拜太子左庶子,乃太子之師,亦為東宮屬官,近年來李恪的勢頭已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起了威脅,他看在眼中,也急在心中,今日難得有如此良機,于志寧自然不會錯過勸李世民把李恪外放揚州之官的機會。
只要李恪之官揚州,便是遠離長安城這個權利中樞,那他對李承乾的威脅自也小了許多。
于志寧之前的兩策說的極為中肯,李世民也都盡數應了下來。但這第三策落入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先是微微一愣,緊接著卻面露不悅之色。
李世民面有不悅,而原本安坐殿中,一言不發的李恪,也被于志寧的話驚住了,之前還是事不關己,沒想到這是這么一瞬,李恪便被拉入了旋渦正中。
李恪官拜揚州大都督,這大都督之職本是李世民寵愛,為他加的官銜,可沒想到他這個有名無實的揚州大都督如今竟也成了太子一黨對付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