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采取過,可那只能放在守城戰斗中。”
敵方先攻,攻至我方陣前,馬匹被地面尖銳物所傷,騎兵連連栽倒。
這樣的好事哪里去找?
大多情況下飛矢公國需要外出戰斗,遇上騎兵隊根本來不及隔幾十米放置機關。
即便提前預料到騎兵隊的沖鋒角度、也以最快速度放好拒馬,經驗豐富的驍騎公國會先讓一隊普通騎兵探路。
定位陷阱后,其他隊伍迅速繞路包抄。
騎兵的機動性驚人,容易改變陣型、切換進攻路線,單純在地面放置的機關很難防住,又得放得足夠遠。
“我們不能像青矛公國那樣也配備一些長槍長矛嗎?”
所謂長槍兵克騎兵,得從交戰說起。
騎兵沖鋒,長槍兵陣營只要在面前擺一列架子或者盾牌,把長槍架在上頭,敵方猛沖過來的撞擊力足夠把自己懟在槍眼上搞個對穿。
若是放慢速度避讓槍矛,那么...沖鋒不起來的騎兵不叫騎兵。
“洛道長,我們國家沒那么多好木料。”
青矛公國之所以叫這么個名字,不單是因為擅長使用槍矛作戰,更是因為漫山遍野大量長著適于制造兩種產品武器的硬木。
而飛矢公國盛產的是竹子,成箭桿可以,繞開中空部位削、編、扎成長槍非常麻煩。
頂多搞幾個大尖椎用來正面阻擋阻擋騎兵,防御廣度不夠,他們照樣能繞開。
“行,我了解了。”
簡單的法子人家也想得到,古人并不傻。
洛書沒法掏出現代科技樹,但有須彌書樓提供的修行法門,能夠以此作為突破口。
“你們有沒有造過大弩?”
“大弩?”
“就是大號的弩箭,需要兩個人合力拉開,裝填一米長的粗大箭矢。”
《帝國時代》的攻城器械里就有這種弩車,不過游戲里的太科幻,無人駕駛且無限彈藥,發射速度還挺快。
現實中這種大弩運用起來相當繁雜且笨重,洛書想要的是個簡化版,比如較之普通弓箭的拉力、配重增加,穿透力和射程增加。
“這…確實有造過。”工匠面面相覷,他們知道后續答復要讓洛道長失望了。
“洛道長,大弩的靈活性太低,擊殺效率也很低。”
普通弩箭射得準了,能殺一個人甚至兩個;
大弩一倍的弩箭殺傷力其實差不多,沒可能做到連續貫穿幾個人的高額回報,反倒是連射速度下降,也不好瞄準。
“行,就這種大弩造兩三個就好,培養少量士兵,讓他們習慣使用。”
“啊?”
明明說得很清楚,大弩局限性如此,洛道長還是需要,讓兩位工匠有點摸不著頭腦。
而且還只要兩三把。
“對了。”洛書再次下達指示,“大弩搭配的箭矢不需要箭鏃。”
“不要箭鏃?沒箭頭的話,不就成了根圓棍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