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拆橋,說的就是冷家那些人。
在冷堯臣從京北市回到黎城前,他接受到的對冷家的認知,就是仇恨,他的母親是被他們逼死的,所以他才從小沒有了媽媽的疼愛。
重新回到黎城的冷堯臣,和冷家的所有人都不親,尤其是在面對他父親的時候,更是安靜無聲。
他從小就不喊自己的父親。
一開始冷家的人還以為孩子剛回黎城不習慣,后來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他都會喊了,卻依舊不會喊爸爸,眾人這才意識到孩子可能什么都知道了。
冷家的二老,看不上冷堯臣父親養在外面的那個女人,再加上答應了冷堯臣的外公外婆,在冷堯臣十八周歲絕對不會讓他有后媽,一直沒讓人進冷家的門,他父親也把所有的氣都給撒到了他身上。
在冷堯臣回到冷家不久。
他的父親一次醉酒,把年紀尚幼的冷堯臣打得差點殘廢,若不是冷家二老回來的早,年紀還很小很小的冷堯臣,可能就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仇恨的種子徹底在冷堯臣的心底種下,過去都是聽外公外婆說,他年紀又很小,對仇恨的認知并不明確。
這一次過后。
冷堯臣看到自己父親都是繞道走的。
他父親偶爾也會帶女人回家過夜。
冷堯臣都會想方設法地讓他們干不成事,不是關鍵時刻連通房間內的藍牙,放鬼魅童謠嚇得人直接軟了,就是把二十幾個鬧鐘放在他父親的房間里,從他們進房間開始,鬧鐘就沒有停過。
久而久之,兩個人越看彼此越討厭,冷堯臣的父親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整個冷家除了冷家的二老,其他人對冷堯臣都非常的冷淡。
畢竟他的背后還有京北市的人,大家對他還是有表面的客氣,一切的變故發生在冷堯臣念初中的時候,他的外公外婆因為一場交通事故沒了。
他們只有一個女兒,人又沒了,所有的財產,也就都落在了冷堯臣這個外孫的身上。
他們仿佛知道自己有此難,早早地留下了遺囑,收回所有對冷家的資助,等冷堯臣滿十八周歲之后,就可以繼承他們留下來的龐大財產。
在此之后,冷家的人對冷堯臣的態度大變,冷家的二老本來身體就不是很好。
冷家在沒有了冷堯臣母親的聰慧頭腦運行,又沒有了冷堯臣外公外婆的資后,算是徹底走向了沒落,他們只能靠聯姻再次尋找一個靠山。
好在他們也找到了,這一次冷堯臣的父親被冷家二老掌控著,絕對不允許他在外面亂來。
冷家經受不住二次的打擊報復了。
冷家二老出國養病后,冷堯臣的后媽對他很不好,經常不給他飯吃,也不給他錢,有時候還會把他鎖在家里,或者是鎖在門外。
有一年的大冬天,冷堯臣剛回家脫下羽絨服沒多久,被自己的后媽推到了門外。
他都沒有來得及拿羽絨服,外面的溫度很低,關在門外的他被凍得瑟瑟發抖。
天上下著雪,沒有地方去的他,只能找一個地方躲避風雨,也是在那個時候,他認識回國養病的蘇岸,最后是靠著蘇岸的幫助才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