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秋闈第一場的經義試題集齊了兩位主考,四位同考的試題,你就如此篤定一天之內做出的答案可以榜上有名”
“學生說沒有大人信嗎”
“本官不信,本官雖然是初次主考江南科舉,但是往年也曾主持過別的州縣的科舉,從來沒有見過你這么冷靜的考生,不與常人同謀者多有大才啊”趙豐收感嘆了一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情。
“恰恰相反,學生是靠天意,天若有眼學生便會榜上有名,天若無情,縱然落榜學生也無話可說。”
“哎,休要胡言,子不言怪力亂神,你說都是讀圣賢書的人,怎么能相信鬼神之說。”
柳明志很想告訴趙豐收,我原來也不信鬼神之說啊,可是穿越的事情都能發生,上面存在漫天神佛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以不信但是要心存敬畏。
“謝大人教導,學生受教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叫什么名字”
“學生不才,上柳下明志。”
“柳明志明志,君子無以明志,倒真是個好名字啊,希望你不要辜負了你父親對你的期許,做一個心中明禮心胸大志的人。”
“學生正在努力,希望真的有一天能夠明禮朝綱,胸懷天下。”
“你倒是一點不謙虛,柳明志啊柳明志,你柳明志”趙豐收忽然驚愕的看著柳明志,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稀奇。
“大人學生怎么了”
“你可是江南柳家長子柳明志”
“回大人,正是學生,大人聽說過學生的名字”
趙豐收復雜的看著柳明志,何止是聽說過啊,拒絕了陛下的圣旨,謝絕入駐東宮太子伴讀的身份,在京城鬧得可謂是沸沸揚揚,雖然皇帝下令不得泄露出去,可是皇宮無隱秘,不知道多少人盯著皇帝的一舉一動,當然并非是有謀反之意,而是為了更好的迎合皇帝的需求,因而柳明志謝絕了太子伴讀的事情還是在官宦的圈子里傳了起來。
不少人暗罵柳明志不識趣,更是腹議陛下的心思越來越難揣摩了,朝中閣老大臣,侯爺國公恨不得將兒子往東宮里塞尚且求之不得,可是有人偏偏將眾人趨之若鶩的東西視如草芥一般,自然引起了一些的不舒服。
趙豐收身為六部官員不可能不知道柳明志的事情,包括柳明志大喜之日陛下親筆所書四個大字天作之合。
不少人對這個江南商賈子弟有些嫉妒,又有些好奇,此人到底有何德行竟然能得到陛下的厚恩。
后來一打聽才知道,七張圣旨定草原的推恩令,萬馬疾奔百萬銀皆是出自此人身上才知道皇帝為何如此厚待這個年輕人,不少人甚至起了結交之心。
趙豐收皺了皺眉“如此說來,齊刺史齊大人便是你的岳父了”
“大人,你不會以為我岳父助我舞弊科考吧”網,網,,